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对甘南藏族自治州尖顶羊肚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干菌丝体得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白砂糖30g·L^-1、豆粕粉15g·L^-1、KH2PO4 0.75g·L^-1、MgSO4·7H2O0.5g·L^-1、维生素Bt0.03g·L^-1。最优液体发酵条件为温度25℃,培养液初始pH7,接种量10mL,转速120r·min^-1,培养时间8d。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HPD826氢键型吸附树脂比通用型D101树脂对极性较强的原花青素有较好的纯化作用,且采用树脂法制备的提取物是否具有确切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动脉血管的活性,本研究通过静态试验比较了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吸附-解吸性能,HPD826型吸附量、解析率及吸附速率常数均优于D101型。用HPD826树脂通过动态试验优化了吸附分离程序,上样浓度为25 mg/mL,流速为1.5 BV/h,解吸程序为:水洗1.5BV;45%(v/v)乙醇解吸1.5 BV;90%乙醇活化洗脱1 BV;最后水洗2 BV,洗脱流速为1.5 BV/h。用这种程序,45%乙醇解吸部分的原花青素得率为81.48%,经HPLC测定,制备的提取物中以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2为主,10种原花青素成分总含量达干重的42%,其对内皮完整的血管具有舒张作用,浓度在1.4~140 mg/L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以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样品,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了链霉菌的分离,研究了链霉菌的特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共获得链霉菌355株,其中在2mol L-1Na Cl培养基上分离获得链霉菌70株。16S rRNA基因序列聚类分析表明来源于同一类型土壤中的菌株大致聚在一起。细菌和真菌拮抗性测定表明不同土壤中的链霉菌拮抗性差异显著,沼泽土壤和沙丘土壤中的拮抗性链霉菌多于盐化草甸土壤,根际土壤中拮抗性菌株多于非根际土壤,沙丘土壤中的菌株抗菌活性较弱,盐化土壤中拮抗性菌株种类和数量最少,但其抗菌活性最强。菌株的耐盐性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土壤的异质性决定着可培养链霉菌的种类和适应特征。本研究获得的细菌和真菌拮抗性链霉菌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γ-TMT)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TMTL,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获得26株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4株为阳性,初步证明γ-TMT已整合到这4株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γ-TMT)的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7S-TMTL,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获得26株抗卡那霉素再生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4株为阳性,初步证明γ-TMT已整合到这4株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
以陇中地区典型结皮盐土(HY)、荒漠盐土(XQ)、绿洲农田土壤(YC)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垂直剖面(表土层A (0-20cm),心土层B (20-40cm),底土层E (40-80cm))中可溶性盐离子含量、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水盐变化与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呈表层积聚特征,总盐度>6.0g·kg-1,属于重度硫酸盐型盐碱土壤,盐碱化程度为HY> YC> XQ。16S rDNA、IT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盐碱土壤及剖面中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为细菌优势群落;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为真菌优势群落。沿土壤剖面,细菌多样性呈直线递减、“U”型和单峰模式分布,真菌多样性呈直线下降,较细菌下降更为明显。群落分布特征与长期水盐运移过程形成的土壤剖面异质性相关,其中含水量是剖面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决定性生态因子,与总盐度、pH共同塑造了特定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阐明了黄土盐碱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剖面变化特征,对干旱区黄土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修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