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淮豆6号”是利用“淮87-21”为母本,“周83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180-200kg/667m^2。适应性较广,适宜在淮河流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 (又名毛豆 )是指鼓粒末期摘取豆荚剥出豆仁供蔬菜食用的大豆 ,富含蛋白质 ,并含有磷、钙、铁及维生素B1、B2 等多种矿质元素 ,营养丰富 ,滋味鲜美。我国各地均有毛豆栽培 ,但以江、浙一带较多。毛豆在春、夏、秋各季都能生产 ,供应期长 ,是解决夏、秋之间淡季的一种重要蔬菜。毛豆还是加工制罐和速冻蔬菜的良好原料 ,出口外销很受欢迎。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对毛豆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江苏淮阴农科所与黑龙江农科院大豆所合作 ,选育出适宜江淮下游地区春季种植的早熟优质菜用大豆新品种———淮…  相似文献   
3.
40年来,我省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组成中主要有几个骨干亲本,即493-1、58-161、奉贤穗稻黄和徐豆1号。其中,493-1在全部育成品种中的血缘组成占22.9%,58-161占31.4%。在未来育种程序中,除以现有育成品种为基础外,还必须加强地方品种的开发研究,注意引入外地或国外的优良种质,不断丰富我省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是利用淮89-15为母本,菏84-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2700 ̄3000kg/hm2。株型紧凑,叶片上部披针形,有利于通风透光。品质优良,突出表现在脂肪含量高,超过22%。抗倒伏,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应性较广,适宜在山东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一)淮豆1号的选育及试验过程 淮豆1号是我所1976年冬从灌云大豆原种场引进江苏省农科院的大豆杂交组合中选出的,亲本是(73-1×424)×62-10-4。1979年进入鉴定试验,淮豆1号平均亩产403.3斤,居22个参试品系的首位,比58-161增产46.75%,较徐豆3号增产21.02%。并较58-161和徐豆3号分别早熟11天和5天。  相似文献   
6.
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改良淮北地区大豆品种的品质性状,培育出优质高产理想株型的夏大豆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山东、河南、河北引进一批优质、多荚型材料作为杂交亲本,配制了若干杂交组合。淮豆8号(原名:淮02-02)就是利用本所抗病品系淮89-15为母本,高油品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毛豆楚秀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产优质毛豆楚秀的选育与利用张复宁,冯其虎,杨加银(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223001)毛豆[Glycinemax(L.)Merr.]是我国人民喜欢食用的蔬菜之一,特别在南方普遍栽培,其青荚一般于5~10月份上市,经加工速冻后可随时供应市场或出口外...  相似文献   
8.
高油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豆新品种“淮豆8号”是利用淮89-15为母本,菏84-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单籽传法育成的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产量水平2700~3000 kg/hm2。株型紧凑,叶片上部披针形,有利于通风透光。品质优良,突出表现在脂肪含量高,超过22%。抗倒伏,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应性较广,适宜在山东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10.
江苏淮北地区50~80年代推广的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趋势是: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收获指数、粒茎比、生育后期和脂肪含量增加,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分枝数、生育前期和全生育期减少。蛋白质含量没有改进。产量的年遗传改进为2.6%。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每荚粒重、百粒重、收获指数、粒茎比与产量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遗传改进研究是确定育种目标和后代选择方向的重要依据。提高单株荚数和粒数,仍是今后淮北夏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品质方面,宜在保持现有脂肪含量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蛋白质含量。大豆全生育期不必再缩短,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