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岛棉早熟和产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海岛棉产量性状与早熟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海岛棉品种新海3号和吉扎82为亲本构建的181个F2:3家系为材料,测定其产量性状和早熟性状,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典型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表明产量和早熟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呈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产量性状组的典型变量U1与早熟性状组的典型变量V1的相关系数为0.548,达极显著水平;早熟性状的典型变量主要由生育期决定,产量性状的典型变量主要由单株皮棉产量决定;早熟性状对单株皮棉产量的通径分析中,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5个早熟性状对单株皮棉产量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说明早熟性状达到最优化时可以提高产量;从净效应值可知,对单株皮棉产量的正向效应大小依次是苗蕾期、果枝始节和生育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北疆推广的棉花品种新陆早72号连续2年的生育特性观察记载、产量表现调研及相应栽培措施总结,为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为棉花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辽棉18号是农六师农科所2003年从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抗病早熟棉,并于2003年、2004年对该品种进行了示范推广。该品种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以87—7109为母本,1038—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筛选育成的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02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辽棉18号。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复播油葵品种(系)在新疆的应用价值和适应范围,对各地引进和选育的新品种(系)进行品比筛选,对主要经济性状和指标进行了详细记载和考察分析,为自治区品种(系)审定和繁殖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指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环境温度低于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从而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的收获产量,减少经济效益。按冷害时空分布可分为春季低温冷害、秋季低温冷害、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按造成低温冷害的天气特征可分为湿冷型、晴冷型、持续低温型;按作物危害特点及症状可划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  相似文献   
6.
1.1试验材料 选用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甘肃省酒泉农科所、兵团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兵团农八师143团种子公司等单位提供的13份玉米杂交种,13份试验材料是:丹6009、长城218、辽565、酒试20、酒125、2382、2383、2384、2385、2387、玉254、玉306,以SC704为对照。  相似文献   
7.
2003年从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辽棉18号进行种植,并对该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通过2003~2004年的比较试验、示范和较大面积的推广,该品种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通过2年的试验、示范和较大面积的推广,该品种在农六师植棉垦区表现出早熟、丰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现已掌握了辽棉18号品种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出在农六师植棉垦区种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兵团玉米发展的要求,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及利用价值,通过区试鉴定兵团自育和引进的优质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丰产性,加快新品种的审定及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垦区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害虫危害有日益加重之势。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改变棉田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棉田害虫的发生也有了新的变化。主要有棉蚜、棉黑蚜、棉叶螨、棉铃虫、双斑萤叶甲、截形叶螨等。  相似文献   
10.
制约玉米高产的因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不结果穗或虽有果穗但不结实、籽粒不饱满等现象在我区玉米生产田普遍存在,从而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