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6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3月下旬,我县苎麻生产遭受了较严重的冻害,造成了枯叶、黑尖、死杆的僵苗死苗现象。鉴于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并采取了相应补救措施,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正湘  周沛洪 《中国麻作》1995,17(1):20-21,6
稻田地区发展苎麻生产是改变长期以来“稻谷加稻草”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但因地下水位高,渍水严重,制约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研究的“稻鱼麻”生态工程技术,能够解决这一矛盾,所探索的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几种开发模式,可供相类似的地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3.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 ,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 WTO日期临近 ,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 ,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 :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 ,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 ,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 ,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临近,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临近,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7.
我市是全国重点苎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但苎麻根腐线虫病在我市为害十分严重。调查表明,三年以上老麻园平均发病率达83.99%,病指49.94,中等发病麻园减产20—30%,重者失收。1989年我们用克线丹对该病作了试验示范,现将试验  相似文献   
8.
稻田地区发展苎麻生产是改变长期以来"稻谷加稻草"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促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但因地下水位高,渍水严重,制约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研究的"稻鱼麻"生态工程技术,能够解决这一矛盾,所探索的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几种开发模式,可供相类似的地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近些年来,我们把苎麻快速繁殖方法和高产栽培技术与新品种的推广相结合,不但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大大促进了苎麻生产发展和植麻水平的提高。1983年至1983年实行苎麻品种改良,芦竹青良种面积由19.2%增加到67.6%,平均单产提高30%左右;1989年开始引种推广湘苎2号、湘苎3号,亩平增产22.9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