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施氮量和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给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粒数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穗长与产量相关显著(r=0.607*),在不同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处理问,株高、德长、千粒重、容重和产量均有显著差异.在施氮量150~300 kg/ha范围内,穗长、穗粒数和产量有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其中产量在处理间差异显著,以施氮300 kg/ha的处理产量最高.氮肥底施和追施的比例对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中以底追比例5:5的处理产量最高.不同蛋白质组分对施氮的反应有差异,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均随施氯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醇溶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随追氯比例的增加而逐步提高.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时底追比例的反应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沧麦6004系用西农863与08950536的F1代为母本,以石5144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表现性状稳定,节水,丰产特点突出。2003年经河北省品审会审定通过,并申请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672E”。适宜河北省黑龙港麦区中高肥力水平麦田种植。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新品种中麦175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麦175于2007年5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宜北部冬麦区中上等肥力的中壤和轻粘壤条件下种植.气温在16~18℃、土壤含水量在16%~18%时播种,基本苗一般以225万~300万/hm2为宜.冬前麦田管理要注意查苗补苗,适时冬灌、及时镇压.春季田间管理,要注意化控防倒,重施拔节肥、轻补开花肥和适量叶面追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低平原盐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莉  张建国  张铁恒 《作物研究》2007,21(3):176-178
根据环渤海低平原区盐碱地的特点以及对小麦耐盐性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具体的适合该地区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盐碱地区植麦群众在栽培技术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中任1号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基本苗和氮肥施用策略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数和氮肥底/追比例的处理间株高、穗长、产量、千粒重、容重均有显著差异。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1**)。随基本苗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减少,处理间差异显著。容重有随基本苗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对产量而言,基本苗以450万/hm2时较高,但与300万/hm2和375万/hm2基本苗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在偏晚的播期内,可以根据实际播种时间和地力条件,在300~450万/hm2基本苗范围内进行调整。不同蛋白组分对基本苗处理的反应有别,在基本苗较少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低,而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较高。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在各追肥比例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谷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处理间差异显著,且均以底追比例3∶7的处理含量最高。总蛋白含量有随追肥比例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