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防治香蕉叶斑病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其对香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50、100、75g对水60kg施用20天后,对香蕉叶斑病防效均达87.8%以上,30天后防效85.1%~90.1%;并且香蕉单株产量明显增加。其中,100g安泰生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4个秀珍菇菌株为试验材料,探索栽培料总硒浓度对秀珍菇产量及子实体硒含量、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总硒浓度直接影响秀珍菇子实体硒含量,随总硒浓度增加,子实体硒含量升高;总硒浓度为0.07~1.47 mg·kg-1时,子实体硒含量在《富硒农产品》(GH/T 1135-2017)规定范围内,硒未超标,产品安全;总硒浓度为0.22 mg·kg-1时,供试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均较高;总硒浓度增加可以提高秀珍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栽培料总硒浓度增加时,子实体的砷、镉、铅含量不会相应增加,富集的硒与砷、镉、铅也不会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潘连富  付岗  张雯龙  晏卫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79-1580,1598
以不同浓度10%稻腾悬浮剂、20%康宽悬浮剂和40%毒丝本乳油等3种药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1、2龄幼虫高峰期,每公顷使用10%稻腾悬浮剂450~900 mL,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平均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6.3%,且药效期长,防效和20%康宽悬浮剂相当,明显优于40%毒丝本乳油。从使用成本与防治效果两方面综合考虑,生产上10%稻腾悬浮剂的使用剂量以675 mL/h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
生物芯片具有高通量、高信息量、快速、所需样品少等优点,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生物芯片的概念,并综述4种生物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应用现状,同时分析生物芯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尽管生物芯片受到很多相关技术的制约,但仍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是一类与植物共生的内生真菌,研究DSE对铁皮石斛苗生长的影响,可为铁皮石斛专用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分为7个DSE菌株分别与铁皮石斛组培苗和盆栽苗共生培养两个阶段,按不同DSE菌株接种铁皮石斛组培苗设7个处理,另以不接种菌株为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指标;按不同DSE菌株制成的菌液浇灌盆栽苗设7个处理,以未浇菌液为对照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铁皮石斛盆栽苗生长指标.[结果]供试菌株均能与铁皮石斛苗共生,其中菌株24L-4处理的促生作用较为突出;接种该菌株后,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重分别较对照处理显著增长33.3%、65.7%、27.3%和45.1%;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重和干重分别较对照显著增长104.0%、83.9%和114.7%;显微镜观察发现该菌株的深色有隔菌丝和类似微菌核的定殖结构分布于铁皮石斛根部皮层的细胞内.[结论]DSE真菌能明显提高铁皮石斛的生产能力,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减轻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在刺激出菇阶段使用带孔薄膜替代全封闭膜覆盖菌包和出菇架以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膜相比,采用孔径为2 cm的孔膜,菌包发病率下降7.23%,发病菌包病情指数降低9.23,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提高7.8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链霉菌S417菌株发酵液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链霉菌S417发酵液的抑菌谱;以采后香蕉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经不同理化园子处理后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链霉菌S417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真菌的抑制率在82.53%~69.63%之间,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株.120℃处理20 min,发酵液仍有较强抑菌活性;紫外线照射25 min,对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阳光照射4h,抑菌活性丧失;发酵液对酸碱稳定,在pH值6.0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SCAR分子标记鉴别香菇双单杂交后代,为香菇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ISSR分析获得标识供体亲本菌株YX7两个细胞核的特异性条带,根据特异性条带序列设计SCAR引物,对菌株YX7为供体和菌株808孢子单核体为受体杂交获得的40个杂交菌株进行SCAR-PCR鉴别,并采用传统镜检和拮抗测试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分别标识供体菌株YX7两个细胞核核型的特异性条带a和b,据此设计的SCAR引物PA和PB分别对供体菌株YX7的2个不同细胞核具有特异性扩增作用。SCAR-PCR鉴定结果显示,40个待测菌株中,27个菌株为杂合子,其中19个菌株具有a条带标识核型,8个菌株具有b条带标识核型;13个菌株为非杂合子,其中11个菌株同时具有条带a和b标识的两个核型,是菌株YX7本身,另外2个菌株两种核型均未被检测出,属于菌株808的孢子单核体。传统方法验证结果与SCA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完全一致。与传统方法相比,SCAR标记方法更简便高效、结果更稳定可靠,并可通过核型标识进一步将杂合子分为两组。【结论】SCAR分子标记能高效、全面和精准鉴别香菇双单杂交菌株的杂合子和非杂合子,可应用于香菇杂交分子辅助育种和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9.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是棕榈科植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铁甲科Hispidae,潜甲亚科Anisoderiane,平胸族Cryptonychini。2002年6月,首次在海南省发现椰心叶甲后,短短两三年内广东、海南等地的棕榈科植物受到了严重危害。椰心叶甲在中国境内属外来入侵物种,缺少天敌,造成椰心叶甲在国内为害猖獗,在海南省的18个县市中就有12个县市发生椰心叶甲危害。  相似文献   
10.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是一类与植物互惠共生的内生真菌,研究DSE对甘蔗苗生长的影响,为探索其在甘蔗生产节肥减耗和保护蔗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DSE与甘蔗组培苗的室内共生试验进行初步筛选,然后采用5×105 cfu/mL菌液淋根的方法在室内盆栽条件下进行复筛,再选用潜力菌株在田间测试其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对甘蔗具有明显促生效果的DSE菌株。结果表明:在盆栽条件下所有DSE菌株(组合)接种甘蔗后甘蔗的株高、总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总干重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范围分别在11.4%~30.9%、7.5%~65.3%、5.3%~58.0%和6.0%~64.7%;9个菌株(组合)接种甘蔗后甘蔗的地下部干重比对照增加了0.7%~103.6%不等;在田间试验中,8个菌株(组合)中有7个接种甘蔗后甘蔗的总鲜重比对照提高了2.0%~50.1%,其中的3个菌株处理使甘蔗的株高提高了6.9%~10.0%。表明DSE真菌对提高甘蔗的生产能力和保护蔗地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