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激素对苎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是近代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发现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已充分证明,它们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如种子萌发与休眠,发根与发芽,茎的伸长与增粗,开花与结实,衰老与脱落等都与激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G008A等为材料,应用隐性上位互作遗传原理,育成隐性核不育系S017AB、临保系M017及恢复系,并配制出系列杂交油菜新组合在生产上应用。介绍了隐性核不育系S017A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新组合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优质胞质不育系492A、保持系492B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艺性状好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224-2同时分别与非优质的胞质不育系D6A和保持系D6B杂交,使遗传基因转育到D6A、D6B之中,再从(D6B*224-2)BC1F2中选株与(D6A*224-2)BC1F2中分离朱育株测充、回交、同时测定父本品种,。这样能较快地稳定农艺性状,并将不育基因、保持基因和优良品质基因等整合到亲不育系、新保持系中,新不育系492A和新保持系492B的特征性多倾向于224-  相似文献   
4.
5.
湘杂油3号是由双低(低芥酸、低硫甙)甘蓝型油菜胞质不育系492A双低黄籽恢复系恢复5配制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等优点,在多年多点省、市区试中,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1%-31.8%,比湘油13号增产11.0%-35.2%,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7.
彭武生  卓宇红 《种子》2002,(4):85-86
湘杂油 3号是常德市农科所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利用秦油 2号不育胞质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种。在常德市油菜区试和湖南省油菜区试中分别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31.8%、17.13% (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 ,2 0 0 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于湖南地处长江中游以南 ,春季气温不稳定与胞质不育系遇低温产生微量花粉这一矛盾成为杂交制种的主要难点 ,制约了本地区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和推广。为此 ,我们经过多年试验探讨 ,以延迟初花期控制不育系微粉为重点 ,以规范其它配套措施为保证 ,在制种产量和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技术要…  相似文献   
8.
采用5个甘蓝型油菜材料进行田间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腋芽或薹茎在土壤中易生根成苗。100*10^-6ABT、50*10^-6ABT2、100*10^-6NAA对诱导腋芽在土壤中生根的效果良好,生根率达到83.3%-100.0%。扦插腋芽宜带三叶,苗床土壤须水分充足,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适宜扦插繁殖的时期,繁殖系数为5-7。  相似文献   
9.
对4个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种的杂种优势及自交衰退的测定结果表明:F1籽粒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平均优势和竞争优势;F2代籽粒产量优势严重衰退,其原因在于不育株和农艺性状的跗分离,导致整齐度差,主花序和分枝上有效角果数减少,阴花阴角数增加等。但F2代籽粒产量仍县有一定的剩余优势,其大小取决于F1的优势,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r=0.832)。  相似文献   
10.
彭武生  卓宇红 《作物研究》1992,6(1):27-29,32
对秦油2号的不育系陕2A及其与45个品种杂交的研究,表明(1)陕2A在常德气候条件下有一个育性转变过程,导致这种不稳定性的原因不在于它的细胞质,通过选育细胞核稳定的保持系可以得到克服;(2)保持和恢复陕2A不育胞质的品种均是少数。而测交一代能保持的品种不一定是它的保持系;(3)陕2A难以直接利用,应转育新的稳定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