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62篇
  1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春太  徐如宏  张庆勤 《种子》2004,23(1):3-5,30
采用A-PAGE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远缘组合分离出来的节燕98-2类型入选11个遗传性基本稳定的具有高产、多抗的小麦株系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A-PAGE电泳分析中,11个供试株系具有11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带型.在SDS-FAGE电泳分析中,出现了7种不同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及6种亚基组合类型,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所占的比例较少,品质评分偏低,其变幅为5~8分,平均为6.36分.但在所分析的材料中,出现了一个少见的特殊亚基:2 10 12.并研究了这些HMW-GS和组合频率及特点.11个株系中7个具有45 10优质亚基和2个具有2*亚基,它们可供小麦优质育种利用.研究表明,通过远缘杂交能够选育出具有高产、抗病和优质的小麦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野生二粒小麦与野生燕麦杂交F_2共61株,其中抽穗前(?)亡和黄化未能抽穗的共21株。分离出野生二粒小麦型、硬粒小麦型、斯卑尔脱小麦型、燕麦型和普通小麦型。野生二粒小麦型结实率11.2~63.5%,PMC染色体数为27~36。硬粒小麦型结实正常,PMC染色体数为2n=14″。斯卑尔脱小麦型结实率2.7~43.4%,PMC染色体数为37~50。燕麦型结实基本正常,PMC染色体数为41~43,出现1~2个单价体。普通小麦型的护颖包裹籽粒较松,不断穗节,容易脱粒,染色体数为39~45,结实率1.2~68.2%。杂种F_2不同类型植株的PMC染色体数为27~50,每株能抽穗扬花的植株都能结实,结实率1.2~92.3%。杂种F_2的小麦型中有一部分植株的芒长在外颖背上,表现出燕麦族的分类特征性状。  相似文献   
3.
节节麦与野燕麦8倍体杂种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Coss.)Sch.2n=2x=14)与通北野燕麦(Avena fatua L.2n=6x=42)杂交,F_1自然加倍成8倍体,8倍体播成的F_2代,遗传性基本一致,PMC镜检表明,染色体数为2n=28Ⅱ。用F_2所结的种子进行根尖细胞核型分析,结果发现8倍体中包含有全套的节节麦和野燕麦的染色体。节节麦中有1对随体染色体.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野燕麦有3对随体染色体,5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8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而节节麦与野燕麦8倍体杂种,有4对随体染色体,5对近端着丝点染色体.10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节节麦与野燕麦杂交合成的8倍体,是节节麦与野燕麦的双二倍体。  相似文献   
4.
彭义  徐如宏  任明见 《种子》2006,25(7):38-40
为了解小麦Glu-A1位点的null和1亚基间的遗传差异,对具有null和1亚基的8个重组姊妹系进行了品质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Glu-A1位点为1亚基与其相应的null亚基的重组姊妹系间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SDS沉降值、硬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6.65%/17.44%、29.38/32.00、36.09/40.68、50.56/51.42,均以null亚基的为高。研究结果为两种亚基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亲本选配及其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livum,2n=6x=42)与二粒小麦Khapli (T. dicoccum,2n=4x=28)杂交,因普通小麦品种不同,传递给杂交种的基因数也不同。抗贵白4号、16号和20号小种的两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容易遗传给六倍体小麦遗传背景。抗贵白64号小种的可能有1个隐性基因,较难遗传给普通小麦的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6.
硒酸钠对小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硒生理机制,为小麦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硒酸钠直接喷施于土壤中的方法比较了高硒土壤(30 g/hm2硒酸钠)和低硒土壤(不施硒)上种植的不同品种小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喷施硒酸钠可明显提高小麦叶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省区小麦叶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仅受土壤中硒含量的影响,还受生理和遗传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部分引进优质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组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徐如宏  任明见  张庆勤 《种子》2003,(1):4-5,25
通过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从国内外引进的23个优质小麦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研究表明,大多数品系(种)都具有优质亚基:5+10,其中还有1个品系具有5+12优质新亚基。在所分析的材料中,还出现了一些少见的特殊亚基:6+7+8、6*+8、4+5+12、2+12+5+10。本文对利用引进优质小麦材料改良我省小麦品质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山羊草基因组及其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草属是小麦近缘植物中与小麦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的属.其中蕴藏着许多抗病、抗虫、抗逆、蛋白含量高等有益基因.在小麦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小麦改良重要的基因资源.山羊草有益基因向小麦遗传背景的导入,主要利用小麦-山羊草双二倍体为桥梁亲本,通过杂交、回交等方式获得小麦异代换系、异附加系、异易位系;并且利用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及分子标记对小麦遗传背景下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臂及片段进行鉴定.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山羊草可利用基因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取抗蚜水平不同的4种小麦材料,对其形态指标与抗蚜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株高、旗叶面积和芒长均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蜡质含量在麦蚜危害的中期达到最大值;抗性越强的品种,其蜡质含量越高,穗密度越小。不同时期小麦的形态指标与蚜量比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初期和中期,蚜量比值与蜡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高峰期,蚜量比值与蜡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各个时期,蚜量比值与株高、旗叶面积、芒长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以色列的78份野生二粒小麦进行SDS-PAGE检测,发现其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Glu-A1和Glu-B1 2个位点共有22种可确定的亚基变异类型。其中,A位点上的亚基12、*和B位点上的亚基7+8、13+16与17+18为优质亚基(出现频率分别为7.69%、8.97%和5.13%)。同时,出现了在普通小麦中不表达的1Ay亚基和许多普通小麦所稀有或缺乏的特异亚基类型,如1*7、*+8*7、*+9、7+8*、7+9*、17+18等,而且在12份材料中出现了7种未命名的新亚基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