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两裂式裂区试验探讨了丰两优1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都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氮水平与每穗实粒数、栽插密度与有效穗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在产量构成中有效穗影响最大,其次为穗实粒数。在大田生产中,要适当提高栽插密度,适宜播量为22.5万~28.13万穴/hm2;重施基肥,后期要增施粒肥均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水稻丰两优1号安全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两优1号制种母本广占63S在育性敏感期遇低温可能发生育性波动而影响种子质量。根据广占63S的育性波动特点及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丰两优1号制种质量安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周桂香  张国良  徐继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32-11433
[目的]研究丰39S的选育过程。[方法]丰39S是利用广占63S经离子束诱变处理,经自然压力法选育而成的温光敏核不育系。于2003~2005年研究了丰39S的形态特征、育性表现及其配制组合的表现。[结果]该不育系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抗性强,米质优,不育起点温度较低,不育性稳定。2003、2004年镜检期花粉败育率100%。2005年大田鉴定典败花粉8.43%,余为无花粉败育,自交不结实率为99.90%。2004年三亚地区结实率49.10%,实产3307.5kg/hm2。所配组合丰两优4号高产、抗病,结实率81.60%,千粒重27.7g。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59t/hm2,比汕优63增产8.99%,达极显著水平。[结论]丰39S的育性符合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指标要求,配组后代株型紧凑,生长势强,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审定的棉花品种。[方法]分析棉花新品种的产量水平、纤维品质和抗性水平,结合安徽省的中长期棉花生产发展规划和国家棉花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找出安徽省棉花育种的不足和差距,提出提高安徽省棉花育种水平的对策。[结果]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共审定棉花品种54个,常规品种6个,杂交品种48个,安徽省自育审定的品种39个,外省在安徽省参试并审定的品种有15个。其中,由安徽省企业育成的品种占80%以上,种子企业成为棉花育种的主体。安徽省育成的棉花品种产量水平较高,优质棉育种取得进展,但在抗性上和铃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该壮大充实棉花育种队伍;整合棉花科技资源,提升安徽省棉花科技水平;加大棉花科技投入力度;调整育种目标,提高育种水平,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加强棉花遗传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以为今后安徽省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摘要:安徽在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中位列第四。通过对从1950-2008近60年来安徽省小麦主要推广品种种植面积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将主推品种划分为六个阶段,约10年一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主要推广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缺点和轮替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各个阶段生产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综合表现和育种的进展。并对小麦品种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品种冬春性变化、生产布局的调整、主导品种与搭配品种的更替频率以及日益提高的对抗病抗逆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推广优质高产的两系杂交新组合丰两优香一号。[方法]对丰两优香一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6年该品种通过江西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安徽省及国家农作物委员会审定,在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省种植,均表现突出。[结论]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给小麦品种贵州98-18在抗条锈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分子标记对贵州98-18的抗条锈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3DS染色体上发现了一个抗条锈基因,暂命名为YrG98。该基因与SSR位点Xgwm161和Xcfd79的连锁距离分别为3.9和4.2cM,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基因。  相似文献   
8.
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引进辣椒材料中的不育株,采用测交、连续回交和父本株严格自交,根据育种要求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甜椒型不育系2份,辣椒型雄性不育系5份及其7份相应保持系,并筛选4份具有100%恢复率的恢复系。大量测交中发现,大多数甜辣椒品种对该不育源具有较强的保持能力。高代不育系的植株及测交当代种子量等与保持系无明显差异,但不育系花器瘦小、干瘪,花粉粒无或减少,柱头较保持系细而长。利用不育系及保持系去雄同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一致。后代遗传特征表明,该雄性不育为质核互作型,细胞核中有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不育,大多数辣椒品种对该不育系表现为Nmsms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丰乐”牌杂交西甜瓜种子的质量保证体系安徽省合肥市种子公司(230031)徐继萍孙兰芳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以质量求生存,以名牌求发展,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优质种子,已成为合肥市种子公司全体员工的共识。公司拳头产品——“丰乐”牌杂交西(甜)...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安徽在我国小麦主产省份中位列第四。通过对从1950-2008近60年来安徽省小麦主要推广品种种植面积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将主推品种划分为六个阶段,约10年一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主要推广品种特征特性、主要优缺点和轮替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各个阶段生产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综合表现和育种的进展。并对小麦品种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品种冬春性变化、生产布局的调整、主导品种与搭配品种的更替频率以及日益提高的对抗病抗逆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