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re are many genes which control the flowering development. FLORICAULA/LEA FY gene is one of controlling flower meristem identity of plant. We isolated the homologue gene (DFL) of FLORICA ULA/LEA FY from D. lavandulifolium. The genomic sequence of DFL include three extron and two intron. The number and position of introns are conserved with other most FLORICA ULA/LEA FY homologue. This result is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plant flowering and may have important effect in the forestry and angriculture.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深加工是实现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通过3年试验研究,开发出了利用高粱、人参等农产品加工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药酒(天照御洒)的加工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现将该加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脱色苯胺蓝诱导荧光法观察了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 L., VV+1C、2n=18+1)正常有性生殖与二倍体孢子生殖时,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内胼胝质的变化,结果如下。韭型(Allium odorum-type)胚囊大孢子发生时,自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端细胞壁内出现胼胝质荧光,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细胞壁,中期Ⅰ至末期Ⅰ细胞壁呈现胼胝质荧光。二分体时,珠孔端大孢子细胞壁内胼胝质荧光消失,二分体之间的横壁以及合点端功能大孢子的侧壁上荧光明显。二倍体功能大孢子的合点端细胞壁内的胼胝质荧光消失。单核胚囊形成后,其细胞壁内无胼胝质荧光,而退化的大孢子细胞壁胼胝质荧光显著。蝶须型(Antennaria-type)胚囊大孢子发生时,大孢子母细胞、二倍体功能大孢子的细胞壁均无胼胝质荧光。蓼型(Polygonum-type)胚囊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其珠孔端细胞壁出现胼胝质荧光,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细胞壁。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时期,胼胝质荧光主要存在于大孢子之间的横壁上,侧壁内胼胝质荧光较弱。退化的大孢子细胞壁胼胝质荧光明显,功能大孢子细胞壁上缺少胼胝质荧光。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与细胞壁内沉积胼胝质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植物开花基因新资源:甘菊中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DF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FY基因是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不仅决定花分生组织的形成,而且控制着开花时间。在利用基因工程进行植物花期调控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作者利用RT-PCR、PCR-RACE技术,从菊科菊属植物甘菊(19endranthe ma lavandulifolium)中分离到了LFY同源基因DFL,基因登录号AY559245。为植物花发育的研究及观赏植物的花期调控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5.
种子贮藏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种子贮藏的环境条件 1.1贮藏库地址选择标准 要求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好,气候干燥、冬暖夏晾,严防库址积水,地面渗水的场所;在结构上应具有保温绝热、防潮、防鼠的墙壁和天花板,天窗和立窗都要安装铁丝纱网,内壁要平滑洁白,便于观察虫迹和害虫的情况,地面、墙及天棚等都要利……  相似文献   
6.
植物激素对百合鳞片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础上 ,采用单因子实验 ,分析比较了细胞分裂素 6- BA,生长素 2 ,4 - D,生长素 NAA等 3种植物激素对路易圣特百合鳞茎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 MS+6- BA( 0 .0 5mg.L-1) +2 ,4 - D( 1.0 mg.L-1) +NAA( 0 .1mg.L-1) ,6- BA的质量浓度为 1.0 mg.L-1时有利于芽的形成 ,NAA质量浓度为 0 .0 5mg.L-1时有利于形成小鳞茎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苹果去皮后放置一段时间为什么变褐:因为在马铃薯、苹果的皮层中存在着单宁物质,单宁物质的基本结构是“儿茶酚”,酚类物质和醌类物质在植物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酚氧化成醌,醌还原为酚。当马铃薯、苹果去  相似文献   
8.
异源三倍体甜菜(VVC)无融合生殖传递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栽培甜菜( B.vulgaris L.) 与白花甜菜( B.corolliflora Zoss .) 种间杂交及回交, 人工合成了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 27) ,它具有来自白花甜菜的无融合生殖能力,可以稳定传递后代。异源三倍体甜菜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能力。经过3 年观察, 异源三倍体甜菜的平均无融合生殖传递率为24.86% ~27 .08% ,其中累计有9 个株系传递率达到80% 以上(83.33% ~86 .66% ) 。根据传递后代染色体分布,将异源三倍体甜菜后代分成两种类型,即无融合生殖型及减数分裂型传递。利用植物生长激素在具有无融合生殖基因背景下,试图提高其传递率的努力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9.
栽培甜菜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种间杂交获真实杂种VC88-1(VVCC,2n=36),周栽培甜菜回交产生异源三倍体甜菜(VVC,2n=27),进一步用栽培甜菜回交,后代分离出带有白花甜菜染色全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完整系列(VV 1~9,2n=19)。从形态上将9种单体附加系区分为莴苣型、匍匐型、大叶型、多叶型、小叶抽薹型、长叶型、玻璃型、卷叶型及栽培型。细胞学上构成单体附加系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测量出外加染色体长度与栽培甜菜最长染色体长度的比值(简称染色体比值),用以鉴别单体附加系类型,此比例变化在1.224~0.96之间,白花甜菜染色体是比较长的。将形态学鉴定和细胞学上的染色体鉴定结合起来,构成带有白花甜菜染色体的宝整的栽培甜菜单体附加系系列。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糖制后具有良好的风味,其色泽、外观、状态和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丰富了食品的种类,也增加了人体对胡萝卜素的吸收。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藏性,是人们所喜爱的食品。现将胡萝卜新糖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一、原料选择处理 1.原料挑选尽量挑选黄色胡萝卜。因为黄色胡萝卜素含胡萝卜素多于红色胡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