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体面劳动保障涉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享有的与之相关的所有权益。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的形成是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博弈过程,需要考虑环境、认知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运行策略是约束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规范员工的行为,促使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行为的协调一致,实现员工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2.
青山水库是杭州的饮用水源之一,其水质受生活污水、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跟踪调查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青山水库藻类在水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叶绿素a与藻类、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山水库的藻类常年以绿藻、蓝藻、硅甲藻为主,夏季以蓝藻为主;藻类主要集中在表层水中(水面下1~2 m);叶绿素a含量与绿藻、蓝藻、硅甲藻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与氨氮、硝酸盐氮、总铁、三价铁离子、锰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和水温是影响青山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因子,叶绿素a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的相关性较好(R=0.920,P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土地发展权的相关概念及在中国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运用对比分析法将浙江省在土地发展权方面的尝试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得失,为今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发展权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稻穗型的遗传和育种改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穗型是与水稻株型和产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大穗型理想株型的创新已经成为今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内容。简要介绍了水稻穗型的“穗直立程度、单穗粒数、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六大类和19个亚类的分类;至少200多种水稻穗型突变体被创制、1386个水稻穗部QTL(涉及穗长、穗数、穗重、粒宽、每穗粒数、每穗结实率等多个性状)被定位,Dep1、Ghd7、Gn1a、Ipa1和GW2等16个穗型QTL已被成功克隆;综合评述了直立穗型、大穗型、重穗型和后期功能型的四个水稻穗型育种改良方向,及利用新克隆的穗型基因进行Gn1/sd1或Gn1/DEP1双基因聚合的分子育种策略。穗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今后大穗型的理想株型水稻、直立大穗型超级稻的高产分子育种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施思  刘坚  马伯军  钱前 《中国稻米》2012,18(5):25-29
水稻是单子叶植物的代表,又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揭示水稻的发育调控机理对科学研究和国计民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依靠双子叶植物花器官发育模式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对以水稻为代表的单子叶植物的花器官发育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颖壳是水稻的外轮花器官,在双子叶植物中没有与之相似的器官,因此对它的研究不如内几轮器官深入。但是颖壳的发育又直接关乎着水稻的产量,所以这是一个必须突破的瓶颈。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水稻颖壳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已克隆的水稻颖壳发育相关基因和已报道的部分颖壳发育突变体。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临安区酸雨污染近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杭州市临安区近17年(2001—2017年)的降水监测数据,对临安区酸性降水的变化特征、离子化学组成、变化趋势和酸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7年降水pH年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酸雨形势有所改善;降水中的水溶性阴离子以SO_4~(2-)和NO_3~-为主,水溶性阳离子以NH_4~+和H~+为主,酸雨污染特征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转变;应用统计学相关方法分析得出降水主要离子来自于人为活动源、地壳源及海洋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酸雨污染的措施,如加强酸性废气行业整治、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工作等。  相似文献   
7.
海口市近60a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10年海口市国家基准气候站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数据,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法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海口市1951~201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口市近60 a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显著上升、日照时数显著减少,但降水量变化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是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日照时数减少的显著变化稳定期,2000年以后气候变化波动最强烈。旱季气温增幅明显大于雨季,但降水量变化较小。此外,旱季气候要素波动大于雨季。气候突变和小波分析得出,1986年是气温由低到高的突变点,1967~1978、1998~2010年分别是冷期和暖期;1976年是降水量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点,1993年是日照时数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点。海口市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均存在5~10 a左右的周期,日照时数存在5~8 a、25~28 a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方法]以里氏木霉RutC-30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基不同氮源(硫酸铵、尿素、蛋白胨)及浓度、不同碳源(纤维素、乳糖、甘油、葡萄糖)及浓度和不同的初始pH(3.0、4.0、5.0、6.0、7.0)对产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氮源、碳源和pH为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试验探讨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优化条件。[结果]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酶影响顺序依次为碳源>氮源>pH,里氏木霉RutC-30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是:以1%纤维素为碳源、以0.5%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值为4.0,在30℃产酶发酵培养5 d,纤维素酶活力高达7.303 U。[结论]里氏木霉RutC-30经优化培养后,产酶能力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冬、春两季不同植物群落的不同垂直高度处PM_(2.5)浓度的变化,运用垂直梯度法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碳通量塔、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气象观测塔及对照点(北京林业大学校内)共3处样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样地的PM_(2.5)浓度值呈现为冠层以上(塔上部,12 m处)冠层(塔中部,9 m处)冠层以下、地面以上(塔下部); PM_(2.5)浓度日变化基本呈现06∶00—10∶00早上高峰,10∶00—14∶00降低,18∶00—22∶00又呈现出升高的"倒N"型的变化规律;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气象观测塔3层PM_(2.5)浓度值表现为塔上层塔中层塔下层; 3处地点同一高度处的PM_(2.5)浓度值表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3处地点的PM_(2.5)值为冬季春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