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旱地主要作物栽培模式的演变形式,不同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等现状,解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形式以及取得的部分成绩,展望了南方旱地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南方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对大豆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探讨叶片对带状套作的响应机制,为耐荫大豆品种筛选与选育提供依据。以南豆12、桂夏1号和华夏5号等3个耐荫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活体测定植株叶倾角、叶柄长度、叶形指数和光合特性,取样测定大豆叶片的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条件下,大豆叶倾角显著增加,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大,荚期则为下层增幅最大;叶形指数在苗期和花期显著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不同层位对套作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叶柄长度从大到小均依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且在套作下显著增加,其中苗期和花期上层增幅最大;比叶重和单株叶面积减小,大豆胞间CO2浓度上升,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不同品种对带状套作的响应程度不同,强耐荫品种南豆12叶倾角增幅大而叶柄长度增幅最小,比叶重、单株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均为最小;荫蔽敏感型品种华夏5号叶柄长度增幅最大而叶倾角增幅最小,叶片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叶面积下降均最为明显。强耐荫品种南豆12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下,能够通过调节自身叶片形态适应环境变化,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小,从光能截获和利用方面均表现出了对套作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川中紫色土不同密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玉米产量的效应曲线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2 .四种密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 :密度 ( X1) >钾肥 ( X4 ) >氮肥 ( X2 ) >磷肥 ( X3) ;3.密度和钾肥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 ,其效应最大的组合为 :密度 X1=2水平 ,钾肥 X4 =2水平 ;4 .产量≥650 0 kg/ 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 :种植密度 5.52~ 5.69万株 / hm2 ,施尿素 539~ 60 9kg/ hm2 ,施过磷酸钙 651~ 780 kg/ hm2 ,施氯化钾 2 74~ 30 5kg/ hm2 。  相似文献   
4.
南充甘薯产业化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充 《杂粮作物》2009,29(1):51-53
提出了甘薯种植业及其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将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了南充市甘薯种植、利用现状及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加快发展南充市甘薯产业化经营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锈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充 《杂粮作物》2008,28(6):387-388
阐述了玉米锈病的病原、病症、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根据病害传播特点,对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以抗病育种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生态环境多样,蔬菜栽培种类丰富,其蔬菜种植面积达11万hm2,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西部第一。蚕沙是一种优质有机肥资源,含丰富的有机质和N、P、K元素,并富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微量元素。为拓宽蚕沙有机肥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范围,提升蚕沙资源化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作者利用四川省蚕桑基地所生产的废弃蚕沙,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加入WTO后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钟  郑祖平  张国清  明充 《杂粮作物》2002,22(4):212-213
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加入WTO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并阐述了我国玉米生产应采取的对策;(1)依靠科技进行和创新,挖掘玉米增产潜力;(2)统筹规划,合理调整玉米产区布局;(3)发展畜牧业和深加工业,实现“种、养、加”相结合;(4)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发展专用型玉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