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苎麻(Boehmeria nivea L.)是一种对土壤中镉(Cd)污染极具清除潜力的纤维作物。综述了苎麻在土壤镉污染修复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苎麻虽然不是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但是它对镉表现出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耐受性,且品种间Cd耐受性差异显著;添加螯合剂,可显著增强苎麻对Cd的吸收和积累能力。目前,对苎麻耐Cd性强的相关机制仍不甚了解。因此,镉胁迫下苎麻的生理响应和基因表达、耐Cd基因的挖掘和鉴定、相关转基因苎麻的研究和应用等必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培方法是筛选苎麻耐镉品种的一种快速、便捷、可靠的方法。通过水培试验探索了6个不同品种苎麻在镉胁迫下的耐受能力和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5 mg/L镉溶液胁迫30 d后,不同品种的苎麻在株高、叶片数、根长和鲜重等指标上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通过对苎麻不同部位镉含量的测定,不同品种的富集系数在0.32~0.63之间,茎转运系数在0.32~0.50之间,叶转运系数在0.08~0.19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品种赤山稀节巴既表现出较强的耐镉性,又具备较强的镉转移能力,是进一步利用苎麻修复镉污染的优良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3.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作用,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中一系列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有关的基因表达而参与细胞生长调控过程,进而促进细胞增生和组织修复。Egr-1受多种上游分子的调控并结合到下游分子启动子区域的特定序列,当受到多种刺激因子作用后可快速诱导和表达并通过其下游分子发挥不同的功能。本文就Egr-1对动物生长、生殖和机体免疫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蛋黄色素的组成、来源、含量的测定及分级,沉积效率的影响因素,加深蛋黄颜色的方法,探讨类胡萝卜素添加量,天然色素叶黄素的理化性质、植物性来源,在蛋鸡体内的吸收沉积机理和叶黄素对蛋黄着色影响的主要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苎麻饲料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Boehmeria nivea)是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ria)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苎麻的营养价值可与苜蓿(Medicago sativa)媲美,其嫩茎叶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普遍在19%以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苎麻生物产量远高于苜蓿,且适于在雨热同季的南方生长,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本文从苎麻饲用资源、栽培措施、产量及营养品质、动物饲喂等方面,对目前有关苎麻饲料化研究的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并对饲用苎麻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苎麻是适于中国南方种植的优质植物蛋白质饲料作物,但缺乏氮素利用的生理基础研究。为了明确氮素水平对饲用苎麻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本研究以氮高效基因型苎麻H2000-03和氮低效基因型苎麻册亨家麻为材料进行了盆栽试验,设置0、6、9、12、15 mmol/L氮素处理水平,分析了苎麻幼苗期(15 d)、旺长期(40 d)和成熟期(54 d)氮代谢及抗性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氮素处理浓度的增加,两个苎麻品种的株高、鲜重及叶片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或趋于平稳的趋势,表明苎麻对氮素需求存在最适量,低于或高于最适水平将导致显著的产量降低或报酬递减现象。H2000-03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株高和鲜产均显著高于册亨家麻,在适宜氮素水平下(9~12 mmol/L)叶片蛋白质含量也显著较高,并在高氮胁迫下可维持鲜产,整体表现出较高的生产力和稳产性。(2)在不同生长时期,两个苎麻品种NR活性随氮素浓度的提高逐渐升高,而GS、GOGAT、GLDH、CAT、SOD和POD等酶活呈单峰变化趋势。H2000-03的NR、GS、GOGAT、CAT活性及高氮水平下的SOD、POD活性均高于册亨家麻,而GLDH和低氮水平下的SOD和POD活性较低,整体表现出较高的生理响应和适应能力。(3)苎麻氮代谢与抗性关键酶与其产量和品质变化特征一致,可用于监测、表征苎麻基因型间氮素利用的差异。本研究认为:相对于持续提高氮素用量,苎麻可在适宜的氮素水平下达到生理特性与生产性能的契合,旺长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可作为饲用苎麻品种选育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异株荨麻(Urtica dioaca L.)是荨麻科(Urticaceae)荨麻属(Urtica)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及种子均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异株荨麻的科研及商业价值已经引起部分欧美国家的重视,我国也有科研院所对其进行了一定研究,但尚处于起步阶段。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异株荨麻的研究及开发利用进展,并对我国种植及开发利用异株荨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植物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hytocystatin)在抗线虫、草食动物及真菌等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植物受到线虫或草食动物危害时,phytocystatin能直接抑制其体内一种重要的消化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这些害虫的生长和繁殖。然而,phytocystatin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却不依赖于其蛋白酶抑制活性,其抑菌潜在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在植物受到生物胁迫时,phytocystain的表达受多种因子调控,与茉莉酸信号密切相关,但其表达调控的详细网络特征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本文总结了phytocystatin在植物抗线虫、草食动物及真菌中的研究及应用,分析了其表达调控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谷氨酰胺合成酶是植物氮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分为胞液型(GS1)和质体型(GS2)两种。本文首次从苎麻中克隆了一个胞液型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BnGS1-1,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该基因序列全长1205 bp,含有一个1071 bp的ORF区,编码35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pI和Mw分别为5.64和39.19 KDa,具有beta-Grasp和catalytic两个保守功能域;蛋白序列在56、92、249和297位点分别为Asp、Cys、His和Glu。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nGS1-1与大豆(Glycine max)、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苜蓿(Medicago sativa)、棉花(Gossypium raimondii)在同一个分支上。同时,将BnGS1-1与pBI121载体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植物超量表达载体。因此,本研究为了解和改善苎麻饲用特性提供了物质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谷氨酰胺合成酶BnGS2等位基因,分别构建其超量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在转基因烟草中对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依据苎麻转录组unigenes和RT-PCR技术克隆苎麻BnGS2等位基因,利用内切酶TaqⅠ对目的等位基因在中苎1号自交F1和亲本中进行酶切鉴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基因序列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构建BnGS2等位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并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的介导下,通过叶盘法将超量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通过Kan筛选、转化植株基因组DNA PCR验证获得转基因T0植株;利用qRT-PCR分析BnGS2等位基因在转基因T1植株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并测定植株叶片中的GS活性、株高、鲜重、可溶蛋白及总氮含量。【结果】首次从苎麻中克隆了一对GS2等位基因,命名为BnGS2-1和BnGS2-2,等位基因序列全长1 340 bp,含有一个1 293 bp的ORF区,编码430个氨基酸残基多肽;等位基因核苷酸序列在11个位点上存在差异,导致编码的多肽在195、382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存在替换现象(BnGS2-1为脯氨酸和天冬酰胺,BnGS2-2为苏氨酸和丝氨酸);NCBI BLASTP分析表明苎麻BnGS2与Pisum sativum、Vigna radiata、Glycine max、Phaseolus vulgaris、Medicago truncatula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构建了能分别超量表达BnGS2-1和BnGS2-2的载体,并获得能分别超量表达BnGS2-1和BnGS2-2转基因烟草植株;与野生型烟草植株相比,超量表达BnGS2等位基因(BnGS2-1和BnGS2-2)都能显著性提高转基因植株叶片GS活性、鲜重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株高和总氮含量也有增加,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另外,超量表达不同BnGS2等位基因(BnGS2-1和BnGS2-2)的转基因烟草植株,在株高、鲜重、叶片可溶性蛋白及总氮含量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烟草中分别超量表达来源苎麻的BnGS2等位基因(BnGS2-1或BnGS2-2)均能显著提高转基因植株的生物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并且所克隆的2个等位基因BnGS2-1和BnGS2-2在功能上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