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是禾本科(Gram ineas)甘蔗属(Sacchrum)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中国蔗糖工业的重要支柱。根据国家对西部地区产业导向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十五”期间培植蔗糖优势产业的部署和要求,云南省蔗糖业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甘蔗栽培上,通  相似文献   
2.
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1号(原代号YY-1)是从引入材料8323-11的自然变异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云南省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亚麻新品种.该品种两年多点试验结果:平均原茎产量11772.0k9/hm2,较对照增产3.04%;全麻率29.61%,较对照提高1.46个百分点;平均纤维产量2679.8kg/hm2,较对照增产9.11%.纤维断裂强力值为225N.  相似文献   
3.
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2号是从引入材料2000-1的自然变异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两年多点试验结果:平均原茎产量11305.5kg/hm2;全麻率30.12%,较对照提高1.97个百分点,长麻率20.04%,较对照提高3.47个百分点;平均纤维产量2607.9kg/hm2,较对照增产6.91%,纤维断裂强力值为298N.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种植春植蔗的问题、发展冬植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冬植蔗优质高产高糖配套技术并进行了效益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油菜蚜虫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控制油菜蚜虫的危害,筛选出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防治的经济、有效、环保的药剂,通过对药剂的安全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以及各种药剂的经济效益分析来验证所选取的药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试验表明: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10%氟氯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2.5%高效氯氰菊酯EC等6种药剂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油菜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第一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31%、93.99%和79.18%,而第二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80%、80.40%和86.35%。各药剂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且油菜的经济性状较对照好,通过药剂防治油菜蚜虫,对其经济效益分析可知,6种药剂的投入产出比为1:6.53,其中地蚜灵DP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1.88。5%地蚜灵DP、70%吡虫啉WP、50%烯啶虫胺SWG对油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油菜安全,成本低,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6.
甘蔗单位面积效益值的高低取决于单位面积的原料蔗产量及蔗糖分含量,而原料蔗产量是基础,蔗糖分则是核心,只有两者的相对统一,才可获得最佳效益。如何使二者得以统一,实现高产、高糖,获得最佳效益,即是本文研究的着力点。1993年列项对甘蔗每公顷产糖15吨进行配套技术研究.以提高单位面积产糖量为目的,着力于良种的推广和高产、高糖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应用,结果表明:此套技术投资省、操作简便、农民易接受,并得出每公顷产糖15吨的主要构成指标是:有效茎10.5万株/公顷,单茎重1.35千克,原料茎产量141.75吨/公顷,产糖率10.80%以上。  相似文献   
7.
8.
大理州亚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潜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柑桔、葡萄、石榴、枣及枇杷为主的优质水果生产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金沙江流域的优势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籽秆兼用工业大麻在云南省大理地区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云麻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5个种植密度(1、2、3、4、5万株/hm2)的比较试验,研究其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麻籽产量及麻秆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影响云麻7号种子的成熟期,密植的比稀植的大约提早2 d。低密度种植,雌麻的比例较高,而高密度种植,雌雄比例基本达到1∶1。雄麻株高是在5万株/hm2密度下最高,为343.5 cm,而其茎粗和分枝数均是在1万株/hm2密度下最粗或最多,分别为29.9 cm和32.6个。雄麻的单株花叶和麻秆重量也在1万株/hm2密度下最高,分别为0.10、0.43 kg/株。而雄麻花叶产量最高是在4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863.33 kg/hm2,其次是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846.33 kg/hm2。同样,雄麻麻秆产量最高是在4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4081.33 kg/hm  相似文献   
10.
播种期对云南冬季亚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冬季亚麻播种期与原茎、种子产量及工艺长度等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纬度中等海拔一年两熟制地区,10月10日左右播种有利于冬季亚麻个体性状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得较高的群体产量,随着播种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株高、工艺长度、茎粗、单株茎重、千粒重等降低,原茎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