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茶叶是一种健康饮料,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是把茶叶作为药物而利用的。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本草拾遗》上就载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顾元庆《茶谱》上记述:“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饮茶的好处及茶叶的药用价值。1982年在浙江省商业厅的倡议和协助下,对若干茶叶进行了分析,现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绿茶品质生化指标——茶叶粗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长期来,人们对茶叶品质鉴别偏重于形色。对汤色、香、味内质指标和生化成份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叶底与内质关系的研究甚少。我们从“理化审评”角度出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等植物中。茶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相当丰富,但含量的多少常常与茶叶的品质、制造工艺、运输和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茶叶是一种健康饮料,除了茶叶中含有其它多种营养成分以外,丰富的维生素C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所以,准确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十分重要。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以往常用的是2,6-二氯酚靛酚法,该方法是利用弱氧化剂2,6-二氯酚靛酚使抗坏血酸氧化脱氢后而生成脱氢抗坏血酸,2,6-二氯酚靛酚本身被还原,以其消耗的2,6-二氯酚  相似文献   
5.
茶叶抗氧化剂的应用——火腿防氧化变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腿在长时间的腌制和存放过程中,其油脂部分逐渐氧化,产生不愉快的气味,既影响品质又有害人体健康。从7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科技工作者就着手研究火腿的抗氧化问题,但始终找不到一条理想的途径。茶叶抗氧化剂具有相当的还原能力,在不饱和脂肪酸自动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的连锁反应过程中,可逐渐中断反应达到抗氧化的目的。本试验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金华火腿抗氧化变质的研究,以进一步探讨茶叶抗氧化剂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茶叶中挥发性、非发挥性两种类型的芳香化合物在红茶初制过程和鲜叶破损时的变化。用九月采摘的红誉无性系一芽二叶嫩梢100克加800毫升氯仿—甲醇混合液(1:1)均化,过滤分离、将氯仿层和甲醇—水层两类萃取液经浓缩等处理用气相色谱鉴测。溶于氯仿层中的挥发性组份其结果如图一。图一(甲)为茶叶中挥发性芳香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炒青绿茶品质化学标准的探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炒青绿茶品质检验标准,国内外至今尚未拟订。本文根据多年来对我国炒青绿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以及粗纤维等进行的系统检测研究,在取得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炒青绿茶品质化学标准的建议。鉴于各类炒青一至六级级差的设置是不同的,故参照有关国际标准,拟订一级和六级的含量最高和最低的控制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证明所拟订的炒青绿茶化学标准是可行的,检验方法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绿茶滋味化学鉴定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根据绿茶中氨基酸与滋味鲜度、茶多酚与滋味浓度、氨基酸与茶多酚的比值同滋味醇度密切相关的客观原理,研究拟定了绿茶滋味化学鉴定法。该鉴定法可分别对绿茶滋味的鲜度、浓度和醇度进行测定。应用这一方法测定了中国主要炒青绿茶、出口绿茶以及部分名茶等700多只茶样,测定结果基本上反映了绿茶的实际品质。该鉴定法与感官审评比较,吻合率较高,而且重复测定误差较小,变异系数一般小于5%。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及其组分不仅能反映茶树光合能力的强弱,而且与茶树品种,成茶品质等有密切关系。在鲜叶运输、摊放或成品茶贮藏期间,叶绿素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下图所示。由于叶绿素(a·b)及其转化产物的色泽各异,其比例随着一系列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叶绿素对茶叶品质影响极大。以往测定叶绿素,大都限于  相似文献   
10.
茶叶抗氧化剂的应用——月饼防氧化变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保鲜剂的开发与应用已风行盛世,特别是发达国家,保鲜剂的应用甚广。近年来我国食品保鲜剂的应用也逐步走向世界,目前市场出售的抗氧化剂有人工合成的和天然的两大类。人工合成常用的有BHA(丁基化羟基茴香醚)和BHT(丁基化羟基二甲苯),这两种抗氧化剂在发达国家早有致癌之争议。最常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如V_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