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汕优016     
汕优016组合的恢复系福恢016,是从本所品资室引进的籼稻品种“福引1号”中筛选出的新恢复系。1984~1986年从福引1号品种中,选多个株系与珍汕97A进行重复测交观察,同时对各株系进行了抗瘟性鉴定,从中筛选出抗性最好的株系定名为福恢016,而它与珍汕97A所配的组合定名为汕优016。该组合表现抗病、高产、早熟、优质,并在1989年通过了福建省水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1990年早季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技术鉴定。 (一)生育期汕优016属感温型早熟新组合,据福建省区试结果统计:1988年、1989年早季的  相似文献   
2.
),说明早稻型恢复系主茎叶片数的多少,将影响着抽穗夭数;六种恢复系中,福恢016、福恢911、测64和水源287表现极显著水平,福恢090和福恢913未表现出农1早季任复来不同勇猢的生物学特性注:”有效积温以12℃和27C为上下限温度来计算,表3同。显著的相关;而同一播期中所有的恢复系却未表现出相关的显著性。(2)有效积温与抽穗天数早稻型恢复系总体表现出负相关(-0·2035),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但程度差异较大,其中测64为显著水平(一0.9589”),说明不同的恢复系对温度敏感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而同一播期的所有恢复系都表现出正亵2早稻位复系不同槽钢备性状的变异来3几个早稻恢复系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相关,其中3月21日、4月20日和5月5日则表现出极显著或显著关系,说明同一播期中,不同的品种要达到一定的抽穗有效积温,是通过播至抽的天数来实现的。(3)有效积温与主茎叶片数早稻型恢复系总体表现出负相关(-0.0305),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六个品种也表现出负相关,但差异程度较大,其中测64为显著水平(-0.9634“),说明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播期中,对温度敏感程度差异较大;而同一播期所有的恢复系又表现出正相关。三、小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农业科研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农业科研信息化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开展农业科研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宜优嘉7是用恢复系"嘉7"与不育系"宜香1A"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较广的特性,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制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汕优016     
汕优016Shanyou016雷捷成,朱雄涛,游年顺,陈金模,黄利兴(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350019)1选育经过汕优016的恢复系福恢016,是从本所品种资源室引进的籼稻品种福引1号中筛选而得的新恢复系。1983年早季先以V20A测交,晚季表现恢...  相似文献   
6.
7.
"宜优嘉7"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农业科技研究中心,用自育恢复系"嘉7"与不育系"宜香1A"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稻米达一等优质食用稻标准品种等优良特性。本文介绍了宜优嘉7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科技体制改革形势的分析,指出了农业科研单位必须通过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来适应形势发展;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产业化,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有力措施;要调整农业科研单位内部的分配政策,加大部门、群体和人际之间的竞争力度。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在供测的各种来源的材料中,占数量比例最大的是人工制恢材料,最小的是南朝鲜材料;南朝鲜的恢复材料频率最高,国际水稻所的次之,地方材料最低。国际水稻所的材料虽然恢复力较强,但由于抗性弱等原因,适应性较窄;而人工制恢材料适应性较广。强恢复系中也存在着对不育系的广恢性和专一性的差异。人工制恢中,采用“恢×恢”的模型, 其后代获得恢复材料的频率最高。今后选育恢复系,建议应从近期、远期的目标和技术路线两方面着手,并结合现代生物学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地谷A[V_(41)A×(V_(41)B×谷农13)F_3]是1983年用抗病亲本谷农13和V_(41)B杂交后代选育的保持系地谷B,与野败型不育系V_(41)A回交转育,于1987年晚季完成七代回交而育成,1990年早季已达回交10代。地谷A具有不育性稳定、不育度100%、开颖习性好、异交率高、早熟配合力强、可恢性好等特点,尤其突出的是抗稻瘟病强和优质。此外,还有株型集而不束、叶片窄而挺直、后期转色好等优点。用地谷A配制的系列组合有地优49、地优016、地优2374、地优63等,已开始在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