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淮北麦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条件下适宜的播种量,以多穗型品种徐麦40和大穗型品种徐麦41为材料,设置适期播种(10月10日)和晚播(10月25日)2个播期,每个播期下设常规播量(D1,适期播种为120 kg/hm2,晚播为180 kg/hm2)、1.25倍常规播量(D2)和1.5倍常规播量(D3)3个播量,研究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单株茎蘖数、单株穗数、成穗率、穗粒数、千粒质量、粒质量叶比和收获指数;晚播条件下增加播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冬前茎蘖数、最大茎蘖数、穗数、叶面积指数和总结实粒数有补偿作用,但单株茎蘖数、单株穗数、成穗率、粒质量叶比、穗粒数、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降低。与徐麦41相比,多穗型品种徐麦40具有较强的茎蘖成穗能力,较高的成穗率和总结实粒数,但穗粒数、千粒质量、收获指数较低。与适期播种相比,晚播条件下增加播量,多穗型品种徐麦40产量仍可维持在适期播种水平,而大穗型品种徐麦41则减产较多。适期播种条件下,多穗型品种徐麦40和大穗型品种徐麦41适宜播量分别为120 ...  相似文献   
2.
徐麦178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为母本、矮抗5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择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00047. 1 特征特性 徐麦178属于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17 d,与对照周麦1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75...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以及相关基因的分布,以该地区近20年通过审定的44份小麦品种作为材料,采用整穗发芽和籽粒发芽两种方法鉴定其穗发芽抗性;利用分子标记对主要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TaVp-1BTaMFT-3ATaMKK3-ATaPM19-A1Tamyb10-D1TaDFR-B进行检测,并结合其表型分析不同抗性基因的效应。结果显示,44份品种的SGR(整穗发芽率)均值为52.5%,变化范围为10.5%~88.8%;GI(发芽指数)均值为53.9%,变化范围为12.4%~96.7%;有7份品种的SGR和GI值达到了中抗水平,可以作为抗穗发芽种质资源;未发现高抗品种。在6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基因中,TaDFR-Bb分布频率最高,达到95.5%,其余基因依次为TaMFT-3Aa(68.2%)、TaVp-1Bc(50.0%)、TaMKK3-Ac(25.0%)、TaPM19-A1a(13.6%)、Tamyb10-D1b(0)。与表型结合分析发现,只有TaMFT-3AaTaMKK3-Ac与穗发芽抗性显著相关,TaVp-1BcTaPM19-A1a与表型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抗穗发芽育种过程中,可以结合分子标记对TaMFT-3AaTaMKK3-Ac基因进行筛选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活性腐殖酸缓释肥(slow-released fertilizer,SRF)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的增产效果,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2个供试品种徐麦2023、徐麦38为主区,设尿素和缓释肥2个基肥种类,根据不同氮肥追肥方式设置5个处理(A1、A2、A3、A4、A5),探究不同氮肥处理对2个小麦新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春化基因Vrn-A1、Vrn-B1、Vrn-D1、Vrn-B3及光周期基因Ppd-A1、Ppd-B1和Ppd-D1的STS分子标记对选自江苏境内的114份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研究江苏小麦品种中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依次为Vrn-D1a(57.9%)、Vrn-D1b(15.8%)、Vrn-A1b(5.3%)、Vrn-B1 (2.6%)和Vrn-B3 (0)。江苏淮南麦区中Vrn-D1a的分布频率最高(77.5%);江苏淮北麦区中Vrn-D1b的分布频率最高(38.2%)。江苏地区共存在6种春化基因等位变异组合:vrn-A1+vrn-B1+Vrn-D1a(56.1%)、vrn-A1+vrn-B1+vrn-D1 (21.1%)、vrn-A1+vrn-B1+Vrn-D1b(15.8%)、Vrn-A1b+vrn-B1+vrn-D1 (2.6%)、vrn-A1+Vrn-B1+vrn-D1 (2.6%)和Vrn-A1b+vrn-B1+Vrn-D1a(1.8%)。淮南麦区vrn-A1+vrn-B1+Vrn-D1a(75.0%)组合占主导地位;淮北麦区以vrn-A1+vrn-B1+vrn-D1 (50.0%)和vrn-A1+vrn-B1+Vrn-D1b(38.2%)组合为主。所有品种(系)均含有光周期敏感型基因Ppd-A1b和Ppd-B1b,有7个品种携带光周期敏感型基因Ppd-D1b,其余品种均携带光周期不敏感型基因Ppd-D1a,占93.9%。  相似文献   
6.
徐麦38(参试代号:徐麦14123;系谱号:08834-S-64-2-3)于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13;同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201006474。该品种属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拔节起身中等,灌浆快,熟相较好。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大田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250-9000kg,超高产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10500kg以上。本文即阐述了徐麦38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病性、品质表现等品种特性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8.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黄淮麦区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赤霉病危害日趋严重,因缺乏半冬性抗源,抗赤霉病育种进展缓慢。Fhb1基因是迄今发现的效应最大、抗性最稳定,也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的主效基因,但Fhb1基因在黄淮麦区尚未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感病品种矮抗58为轮回亲本, H35为Fhb1基因供体亲本,通过有限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利用双单倍体育种和传统系谱选育两种方法,培育出了一批综合性状较好、具有Fhb1基因的优良新品系,其中徐麦DH9和徐麦17252经多年鉴定均达到中抗水平。在以徐麦36和徐麦2023为杂交父本的后代品系中,含Fhb1基因的家系赤霉病平均抗性明显优于感病对照。Fhb1基因的导入显著提高了赤霉病抗性,但部分家系对赤霉病仍旧表现出高感水平,说明赤霉病抗性还受到Fhb1基因以外其他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本研究为Fhb1基因在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7—2020年度国家小麦联合体黄淮南片水地组试验汇总材料,分析徐麦368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并探究其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徐麦368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各年度产量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该品种适应性较强,3个年度其增产点率分别为100%、70.8%和90.9%。同时,表现出较好的稳产性,其高稳系数为82.1%~95.0%,比对照高1.2%~11.3%。徐麦368的产量与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徐麦368对叶锈病抗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徐麦35原种繁育过程中发现1株天然矮秆突变体,经连续多代单株选择,该突变体株高性状稳定遗传,将其命名为Xu1801 (徐1801)。为研究Xu1801矮化原因,进行了农艺性状调查、倒伏指数分析、苗期赤霉素处理和矮秆相关基因检测。调查发现, Xu1801平均株高68.16 cm,较野生型徐麦35株高降低24.05%,其矮化效应表现为节间减少和各节间极显著缩短;其中,第5节间效应值最大,达44.16%。Xu1801的旗叶宽度、叶绿素含量、小穗密度极显著高于徐麦35,其他农艺性状与徐麦35差异较小。Xu1801产量达8604.17kghm–2,低于徐麦35;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徐麦35。Xu1801茎秆粗壮,各节间充实度较好,倒伏指数47.73,极显著低于徐麦35。GA3处理可知, Xu1801和徐麦35同属于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型种质。分子标记检测发现, Xu1801可能含有Rht-D1b、Rht4、Rht8、Rht9和Rht12等矮秆相关基因; WMC317 (Rht4)和BARC102 (Rht5)在Xu1801和徐麦35之间呈现出不同条带,其他标记扩增条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