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齐319(对照)和来源于齐319的耐低磷突变体99037和99106为材料,在1mol/L和1000mol/L.KH2PO4两个磷水平下,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磷吸收、利用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三个自交系的根冠比均显著增加,植株磷含量明显降低,生物量显著减小,磷利用效率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大大提高。但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99037与齐319相比具有植株磷浓度低、磷素再利用能力强、磷利用效率和净吸收量高等特征,是自交系99037磷高效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
利用32P示踪测定了玉米成熟叶的细胞质膜囊泡对磷酸根离子的吸收。结果表明,磷饥饿胁迫下对磷的吸收能力(Vmax)显著增强 (P < 0.01);在成熟叶片上进行的32P- KH2PO4溶液施加试验显示,叶细胞从质外体中吸收磷与叶片的磷输出相关;在磷饥饿胁迫下,成熟叶片通过木质部输入的磷明显减少,而通过韧皮部输出的磷相对增加。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认为,在缺磷状况下玉米成熟叶的细胞显著增强磷吸收能力,可能有利于从叶片质外体包括木质部中吸收磷,并对增加叶的磷输出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菜籽饼粕是一种利用价值很高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由于饼粕中存在硫甙、芥酸、植酸等多种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其利用价值和应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生物技术法对于改善饼粕饲用品质、提升综合利用价值、拓宽应用领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法在饼粕脱毒、饲用品质改良、发酵生产食用菌和酶制剂等产品的生物转化与高值化利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生物技术法应用于饼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