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新野县县委、县府把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坚持以"牛羊为主,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养殖小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使畜牧业呈现新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生育期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5年4~11月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新城子蔡家甸有机苹果基地布设了3种灌溉方式(管灌、滴灌和微喷灌)及对照(不灌溉)共4个处理、3个重复的对比试验.分别在苹果树开花期、枝条速长期、成熟期和封冻前灌水,依据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效率以及田间土壤实际含水率等因素确定灌水量.结果表明:(1)在3种灌溉方式处理中,微喷灌、滴灌处理的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高,入渗深度在80 cm以内,未产生水分深层渗漏.管灌向下入渗深度大于微喷灌和滴灌,达到120 cm.(2)在整个生育期内,微喷灌和滴灌处理比管灌节约灌水量分别是31.99%和49.83%;微喷灌和滴灌条件下果园耗水量较管灌分别减少11.52%和12.49%.(3)从产量来看,微喷灌、滴灌、管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5.74%、9.99%和0.78%;微喷灌产量达到51 000 kg/hm2;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达到9.288 kg/m3.总体看来,微喷灌是相对较好的节水增效灌溉方式,值得在果园灌溉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肥组合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于2007/2008年度在北京市昌平区进行,采用5因子4水平的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有机肥和灌水量的组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灌水钾肥有机肥磷肥,同时存在交互作用;水分和产量成较好的正相关,有机肥对产量的提高虽然不如氮肥、钾肥和灌水,但是对产量的影响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各种组合中,以施氮量为75kg.hm-2配合12000kg.hm-2的有机肥、75kg.hm-2的磷肥、150kg.hm-2的钾肥以及3000kg.hm-2灌水量处理的产量较高,为本年度最佳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4.
1993年,榆林沟流域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列为第四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点流域,截至目前已建成淤地坝15座,坝控面积41.81 km2,总库容488.12万m3,拦泥库容194.22万m3。榆林沟流域坝系在拦泥淤地、增产增收、改善人畜饮水和交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财务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建立科学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以毛竹笋壳替代部分其他原材料,工厂化栽培刺芹侧耳。结果表明,配方3与配方4(毛竹笋壳添加量15%、20%)的现原基时间、子实体发生时间、生长周期等表现均一致,单产与CK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这两个配方投产比最高,达到了1.07,栽培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干旱状况下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热传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采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小区域灌溉冬小麦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农田能量平衡各分量,分析表征农田地表获取能量再分配经典参数Priestly-Taylor系数(α=LE/LEeq)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至成熟期内,日变化过程中白天时间段内, Priestley-Taylor系数呈“U”型变化趋势,7︰00~18︰00 时刻内,α平均值为(1.324±0.334),正午前后保持在1.05~1.17之间。 在冬小麦生育期季节变化过程中,Priestley-Taylor系数(α)平均值为(1.473±0.454),远高于在湿润下垫面时(α=1.26)的数值,在抽穗开花期内土壤水分充足时α最大值为2.317,拔节时期土壤水分胁迫时α值为0.410。干旱少雨状况下,进行小面积充分灌溉时,由于存在农田热平流现象将导致过多的蒸发蒸腾水分耗散,降低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南阳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杂交改良的方法产生新品种培育工作,1986年引进了皮埃蒙特牛,与南阳牛进行杂交改良,通过30多年来的持续选育,横交固定形成了皮南牛新类群,它保持了南阳牛适应性好、耐粗饲的优点,同时继承了皮埃蒙特牛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的特点,但在皮南牛新品种培育过程中,仍存在核心...  相似文献   
8.
不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N2O排放及同位素特征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植物根系分泌的主要组分(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对土壤N2O排放及其微生物过程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而控制土壤N2O排放提供支撑。【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分别添加草酸、丝氨酸、葡萄糖于土壤中模拟根系的3种主要分泌物,每种分泌物设置两个浓度水平:低浓度(150 μg C·d -1)和高浓度(300 μg C·d -1),另设置添加蒸馏水的对照组,共7个处理。将土壤置于120 mL玻璃瓶中进行培养,24 h内采集气体样品7次,每次培养2 h,获取N2O排放速率、日累积排放量和同位素特征值(δ 15N bulk、δ 18O和SP(site preference,SP=δ 15N α-δ 15N β))。【结果】添加3种根系分泌物组分后,土壤N2O排放速率均逐渐升高,且均高于对照。高浓度处理组N2O累积排放量为:葡萄糖((3.2±1.3)mg·kg -1·d -1)处理>丝氨酸((2.6±0.5)mg·kg -1·d -1)处理>草酸((1.4±0.2)mg·kg -1·d -1)处理,低浓度处理组为:草酸((2.7±1.3)mg·kg -1·d -1)处理>丝氨酸((1.8±0.4)mg·kg -1·d -1)处理>葡萄糖((1.6±0.8)mg·kg -1·d -1)处理;添加根系分泌物的不同处理间土壤N2O的δ 18O值无明显差异,并稳定在24.1‰—25.6‰,且均显著高于对照((20.1±1.5)‰);土壤N2O的δ 15N bulk值与添加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有关,其中草酸处理组为(-20.06±2.22)‰、丝氨酸处理组为(-22.33±1.10)‰、葡萄糖处理组为(-13.86±1.11)‰、对照组为(-23.14±3.72)‰。各处理土壤N2O的SP值的变化范围为13.13‰—15.03‰,根系分泌物浓度越高,SP值越低。综合分析不同处理4个指标(N2O排放速率、N2O的δ 15N bulk、δ 18O和SP值)的不同时刻的检测值与日均值的校正系数,添加根系分泌物后第16小时各处理4个指标的校正系数最接近于1。【结论】在NH+ 4-300 mg N·kg -1的土壤环境下根系分泌物促进N2O的排放,且在培养期间(24 h)土壤N2O排放速率逐渐升高。高浓度处理组葡萄糖对土壤N2O排放速率促进效果最强,低浓度处理组草酸对土壤N2O排放速率促进效果最强。与对照组相比,根系分泌物的添加使N2O的δ 18O值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的添加使δ 15N bulk值显著升高。根系分泌物浓度越高,反硝化作用对N2O的贡献越大。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羊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所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或胆囊炎,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疾病.2 流行病学.该病分布极广,往往呈地方流行.它主危害牛羊,其它大牲畜也可感染.在雨湿季,造成本病普遍流行,严重感染在秋季.在多雨潮湿的季节,长期在潮湿牧地和河沟渠边放牧,往往感染严重.3 临床症状.病羊表现轻度发热,食欲减退,虚弱;眼粘膜苍白,颌下水肿,腹泻,严重者卧地不起,病羊消瘦,毛干易断,母羊乳汁稀薄,怀孕造成流产.4 剖检变化.急性肝炎和贫血现象,肝脏大,包膜有纤维沉积,有2~5mm长暗红色虫道,内有凝血和少量…  相似文献   
10.
低温与桑叶细胞膜伤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