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铃薯优化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1975年已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种薯.相继在马铃薯主要产区的许多省份内均取得显著的增产就地留种的效应.但获得的无病毒种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无病毒种薯再侵染病毒和其它病原。例如,应用蚜虫飞迁资料控制传播病毒以及将微型薯和小薯种植在防虫温室和防虫网棚内.在种薯检验过程中应利用酶联免疫和往返凝胶电泳跟踪检测,以便在防虫网棚群内采取局部控制,对脱毒小薯进行无性繁系选择.  相似文献   
3.
改进生产马铃薯种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于1975年已利用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种薯。相继在马铃薯主要产区的许多省份内均取得显著的增产就地留种的效应,但获得的无病毒种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必须采用综合措施防止无病毒种薯再侵染病毒和其它病原,例如,应用蚜虫飞迁资料控制传播病毒以及将微型薯和小薯种植在防虫温室和防虫网棚内,在种薯检验过程中应利用酶联免疫和往返凝胶电泳跟踪检测,以便在防虫网棚群内采取局部控制,对脱毒小薯进行无性繁系选  相似文献   
4.
自马铃薯极早熟品种东农303的无性系中筛选出未感染PSTV和PVX,PVY,PLRV的无性系东农303-1做为基础材科,采用茎尖脱毒产生476个单株系试管苗。再经酶联免疫和反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源测定选出5个未感染X,Y,S,M,A,PLRV和PSTV的单株系做为生产无病毒小薯的原始材科。利用培养皿繁殖由瓶苗剪段扦插苗,并连续剪插顶腋芽快速生产无病毒小薯。在低温冷藏箱内(3~5℃)保存无病毒小薯,控制块茎休眠保证按时播种。在哈尔滨地区利用防虫温室生产无病毒小薯的最适时期为3~5月和9~11月。每年在防虫温室(240m~2)内可生产10万至15万个无病毒小薯。根据有翅桃蚜飞迁测报,采用保护地栽培可实现春秋两季栽培早熟品种的无病毒小薯生产原种的良种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早熟品种无病毒小薯的快速繁殖及良种繁育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芙  朱祥春 《马铃薯杂志》1990,4(4):201-205,220
  相似文献   
6.
研究建立了一套适于我国北方马铃薯主栽品种东农303外源基因导入的体系,并成功地将烟草病原蛋白基因导入该品种.结果显示,块茎外植体比其它外植体更适用于基因导入。农杆菌浓度对T—DNA转移有明显影响,5×108CFU/mL是较适宜的浓度.组织化学和分子印迹杂交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入马铃薯染色体组中。试验选出8个转基因个体,将通过无性系繁殖,进一步鉴定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