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为了在大豆生产中更好地防治蓟马类害虫,于2017年长春地区的大豆田中调查蓟马种类及消长动态。结果发现,大豆田有1亚目2科5属6种蓟马,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黄蓟马(Thrips flavus)、豆喙蓟马(Mycterothrips glycines)、齿裂绢蓟马(Hydatothrips dentatus)、烟蓟马(Thrips tabaci)和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根据成虫特征编写了本地区大豆田蓟马种类识别检索表。调查发现,黄蓟马是本地区的优势种,发生高峰期为盛花期至始粒期。初步明确了该虫在大豆植株上的垂直分布规律:即主要分布于大豆植株上层叶片的第1叶位到第5叶位,主要在叶背面活动,成虫、若虫在各个物候期虫口数量与大豆叶位之间的关系以逻辑斯蒂模型拟合度较佳。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温度对大豆主要害虫豆卷叶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大豆叶片为主要寄主饲料,研究了19,22,25,28,31℃共5个恒温处理对豆卷叶螟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31℃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豆卷叶螟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9,10.90,11.18,19.57和13.49℃,有效积温依次为75.16,193.39,98.59,48.34和431.04 d·℃。豆卷叶螟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veyⅢ型,表现为卵期的高死亡率。这些结果为豆卷叶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承德地区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2020年对隆化县水稻产区6个引进品种开展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松粳29、松粳16在产量上与其他品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松粳29在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为584.75 kg/亩,比对照吉大6增产4.74%;其次为松粳16,平均产量582.39 kg/亩,居参试品种第2位,较对照品种增产4.32%。松粳29、松粳16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承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十分巨大,其资源化利用主要集中在建材、环保、化工以及农业等方面。粉煤灰中含有多种易于植物生长的元素,且基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可作为潜在的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农业,对改良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等表现出积极的作用。现将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论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粉煤灰在农业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评价3种生物制剂对黄芩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叶片黄酮类成分的影响,可为黄芩白粉病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黄芩白粉病发病初期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施药2次后黄芩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药2次后,10亿个/mL(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达84.75%,与其他两个生物制剂处理比较差异极显著;施药2次后,黄芩白粉病发病叶片中总黄酮类成分及黄芩苷的含量均高于发病未使用药剂处理的叶片,但总黄酮类成分含量未恢复到未发病叶片水平,黄芩苷含量较未发病叶片有显著提升。10亿个/mL(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悬浮剂是防治黄芩白粉病的有效药剂;生物制剂可提高黄芩白粉病发病叶片中总黄酮类成分及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与有机肥、牛粪和羊粪3种肥料作比较,设置施肥量4.50、7.50、11.25、12.00、15.00 t/hm2,以不施肥为对照,共21个处理,探讨新型微生物菌肥在冀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用性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产量表现为微生物菌肥>有机肥>羊粪>牛粪,施用11.25 t/hm2微生物菌肥的水稻结实率达98.68%,产量为7 740.15 kg/hm2,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有提升作用。综合分析,施用11.25 t/hm2微生物菌肥为基底肥,能够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适宜在北方水稻高产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