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晓琴  耿頔  李林宴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77-2280
采用微波技术进行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以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水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及浸提温度对茶多糖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糖活性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温度、料水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80 W、微波时间20 min、浸提温度45℃、料水比(g∶mL)1∶40,在此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乌龙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平均值达25.38%。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有效地对开花植物中最大家族之一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进行开花调控,对具有蕊柱和唇瓣等独特花结构的兰花花器官调控和成花过程的分子遗传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兰科花发育的调控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兰花花器官ABCDE模型中,A和E类基因决定萼片,A、B和E类基因决定花瓣,B、C和E类基因决定雄蕊,而D和E类基因决定心皮;2)温度、光周期和激素是决定兰花花起始和发育的关键;3)成花过程中的转录组、基因组以及功能基因验证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综上,本研究可为兰花花发育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