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褐腐病危害杏李花、叶、枝梢及果实等多种部位,以果实受害最重。果实受害时在果面初生褐色斑点,湿润腐烂,迅速扩及整个果实。病果失水干缩变成僵果。若花部受害,颜色变褐,在多雨季节呈软腐状。病菌通过花梗和叶柄向下蔓延到嫩枝,呈长圆形溃疡斑,中央微陷,呈灰褐色,并常出现流胶。病菌在枝梢的病组织或僵果内越冬,第2年春借风雨传播,通过病虫伤口、皮孔、机械伤口侵入果实,主要在果实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无病果与病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上游森林珍稀草本植物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20 0 2年和 2 0 0 3年 7— 8月 ,笔者采用常规调查方法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澜沧江上游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不同群落类型和海拔高度作为资源位 ,分别以物种重要值和个体多度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 ,对澜沧江上游桃儿七、星叶草和角盘兰及选取的几种对照草本植物进行生态位的计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桃儿七、星叶草、角盘兰生态位宽度值小 ,充分显示了它们的稀有性 ,在该地区应优先保护 .桃儿七种群在海拔 36 0 0~ 36 5 0m分布最多 ,并且种群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星叶草种群在海拔 36 5 0~ 375 0m分布最多 ,但种群数量不随海拔高度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 .草本植物物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大于 0 5的占 5 0 % ,桃儿七、星叶草、角盘兰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 ,说明它们在该地区的生态位相似程度大 .草本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 ,大于 0 0 1的占 2 1 4 3% .桃儿七、星叶草、角盘兰之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小 ,它们分布的群落类型相似程度小 .  相似文献   
3.
小麦缺铁胁迫对苗期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铁营养元素对普通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保存的86份山东省1950年以来搜集、引进和育成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缺铁胁迫下营养液培养15 d,考察根系数量、主根系长度、根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和根冠比与正常培养(对照)的关系以及不同年代供试品种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除根系长度外,其余4个性状缺铁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根系数量、根系长度和地上部分干重品种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对上述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胁迫指数分析发现,多数小麦品种在缺铁胁迫下表现为根系数量减少,根干重和根冠比增加,地上部分干重明显降低。研究还发现,临麦4号、潍麦8号和山农27等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缺铁耐受能力,可用于小麦铁营养高效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4.
缺铁胁迫对小麦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及SPAD值的GWA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密切相关,而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文以保存的189份山东省小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缺铁胁迫下小麦苗期叶片的SPAD值,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表明,正常培养条件下,SPAD值均值为39.18,变幅为28.33~48.19;缺铁胁迫条件下,SPAD值均值为3.56,变幅为0.07~12.87;胁迫指数均值为-90.89,变幅为-99.83~-68.06,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可变类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欧式距离为10时,可划分为5大类群。根据不同类群缺铁胁迫SPAD值和胁迫指数的变化特点,供试小麦材料可分为铁耐受型、中间型和敏感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正常处理下,检测到与SPAD值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23个,分布于1A、2A、2D、3A、3B、4A、4B、4D、5A、5D、6A、6B、6D和7B等染色体上,其中在3B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显著的SNPs位点,可能存在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的基因。对于铁耐受型小麦材料的利用,有助于小麦产量和适应性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对关联SNPs位点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铁与小麦叶绿素合成和调控的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ITS2和psbA-trnH DNA条形码组合分析我国吴茱萸主要栽培种的遗传背景,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别。获得的ITS2序列全长223 bp,共获得7个差异位点,其中特异性鉴别位点2个;psbA-trnH序列全长419 bp,获得特异性鉴别位点3个。基于ITS2碱基序列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表明:吴茱萸、石虎和疏毛吴茱萸的遗传背景差异较为明显,且吴茱萸与石虎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嫁接可以使吴茱萸的遗传背景发生较大的变异;并且序列特异性位点可以准确有效地对吴茱萸正品和伪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接种物数量对沼气产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酵条件对产沼气的影响。[方法]以鲜猪粪为原料,采用批量沼气发酵方法,研究了7个处理(接种量分别为7%、14%、21%、28%、35%、42%和49%)对厌氧发酵产气量、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不同接种量都能启动产气。接种量在35%~49%时,沼气发酵启动快;接种量在49%时,60d产气量和启动1-10d日均产气量最高,分别为33540ml、851ml/3500耐发酵液,60d产气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9%与28%、35%和4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接种量为28%~35%是沼气发酵产气良好的接种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沼气发酵促进剂对沼气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沼气发酵促进剂对农村沼气池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剂1号+酶促剂日均产量0.42m^3,总产量25.13m^3,较市售促进剂提高31.57%,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以鲜猪粪和风干稻草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法研究不同C/N(18/1、23/1、28/1、33/1、38/1、43/1)对厌氧发酵产气量和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各处理沼气发酵均能迅速启动,但C/N为23/1的处理发酵启动最快;C/N为33/1的处理60d发酵平均日产气量、总产气量和偈产气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沼气发酵微生物低温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6℃低温处理对沼气低温发酵微生物菌群产气特性及菌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生化培养箱控制温度条件,采用批量发酵、排水集气知MPN计数法,了解6℃条件沼气发酵器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的数量。[结果]结果表明:通过6℃低温驯化,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能维持日平均产气量为23.6ml/2500ml发酵液;发酵细菌数量为3×10^8个/ml,纤维素分解菌为9×10^4个/ml;硫酸盐还原菌数量为1.9×10^5个/ml,其种群数量与常温条件相近;产甲烷菌数量为4×10^5个/ml,比常温条件低2个数量级。[结论]发酵体系中,低温主要影响产甲烷菌群。  相似文献   
10.
花脸香蘑菌丝体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和平板培养法对花脸香蘑菌丝体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粉是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浓度在3%时菌丝长势好,长速可达9.2 mm/d;蛋白胨和酵母膏氮源是最佳氮源,适宜浓度为0.3%,长速可达8.2~8.4 mm/d;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