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赣南采茶舞是中国采茶舞的代表之一,体现着中国茶文化的水平和高度。赣南的采茶舞有"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三大特色,体现出与劳动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矮子步"是模仿茶农日常采茶的动作,"单袖筒"则是仿效采茶日常的装扮,"扇子花"则是体现扇子在采茶的劳动生活的重要性。采茶舞的三大特征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聪明智慧的劳动人民加工成了具有审美效果的舞蹈艺术。采茶舞,不论是从形成的渊源还是舞蹈的内容都彰显出劳动人民的智慧。面对地理环境的恶劣,赣南地区的人民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同时由于采茶舞动作的独特,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深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音乐文化和“祭祀”舞蹈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以及对丰收和生命的祈祷。音乐和舞蹈不仅是娱乐活动,更是一种祈祷和祭祀的形式。研究农业音乐文化与“祭祀”舞蹈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了解各种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更在于深入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研究,可更好地了解人类是如何依赖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此外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更加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因此,研究农业音乐文化与“祭祀”舞蹈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文化传承和自然观念,也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发展。徐旺生、闵庆文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文化遗产与“三农”》一书,主要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与“三农”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书中首先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解释了其与“三农”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3.
赣南采茶舞蹈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种舞蹈艺术形式与赣南地区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都有紧密的关联,也正是因为如此,赣南采茶舞蹈才呈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文化因素、艺术起源、艺术形态三个层面,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