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概率-灰色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确定性理论及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评估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新方法——概率-灰色评估法。并用该方法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2.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已有相关数据,建立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并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3.
灰色准优势分析是重要的系统分析方法之一。为了克服已有灰色准优势分析模型没有考虑不同系统行为特征重要性差异及不能应用于由多层次相关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分析的局限性,本引入加权平均合成法构造了复杂系统不同层次上相关因素绝对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具有更广泛应用领域的层次灰色准优势分析模型,并以江苏省科技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的结果拓展了灰色准优势分析的应用范围,为科学分析由多层次相关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炳军  梁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70-8371,8390
采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自身、全国平均水平、中部相邻省份3个层次对比研究河南省农民收入变动情况。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数据,运用粗糙集理论计算出各因素对河南省农民收入的影响系数,以及若干条确定性预测规则。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玉米单产为依据,采用HP滤波法求得玉米的气象产量,作为产出指标;以河南省玉米不同生长阶段主要气象因素为投入指标,构建玉米气象效率模型。采用传统的DEA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所得效率值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地区气象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依据相关结果为河南省玉米稳产增产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是主要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师展开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这种授课方式客观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不能把学生放在应有的主体地位.对于实验课教学,虽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比理论课教学好一些,但很多学生做实验还是很盲目,任务不明确,没有压力和动力.针对这种现象采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法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行为导向教学在模拟电路实验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气象因素对河南省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河南省气象因素与玉米气象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代表,将玉米生长划分为5个生长阶段,选取郑州市2007—2016年的气象数据及玉米产量数据,采用HP滤波法求得玉米的气象产量,采用不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求得玉米气象产量与各生长阶段气象因素的关联度,发现区间灰数绝对关联模型的排序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进而采用该模型分析各气象因素对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0.642 3)、日平均气温(0.618 5)在玉米乳熟—成熟阶段对气象产量影响较大;平均相对湿度在玉米出苗—拔节(0.604 1)、拔节—抽雄(0.593 2)阶段对气象产量影响较大,日照时数在玉米出苗—拔节(0. 579 6)及乳熟—成熟(0. 589 2)阶段对气象产量产生较大影响,日最低气温在玉米播种—出苗(0. 606 4)阶段对气象产量影响最大,平均风速在玉米乳熟—成熟(0. 579 6)阶段对气象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多颜色空间中玉米叶部病害图像图论分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农田自然背景下玉米叶部病害诊断精度,提出了一种多颜色空间下的玉米叶部病害的图论分割方法.该方法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中引入图论进行分割,分别在单一颜色空间下将玉米病害的分割问题转换为图的分割问题,再通过有效的融合方法对初始的分割结果进行信息融合.通过对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分割效果较好.在多种颜色空间下进行玉米叶部病害的图论分割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消除原始评价指标辨识度和重要性上存在的差异,提高复杂系统评价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权重赋权法对主成分分析法中的指标数据进行分层赋权,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定权的改进主成分分析模型。通过选取多维度、可量化的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结果】无论是横向验证还是纵向分析,改进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际吻合度更高,体现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对相关政策的制定要力争实现各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农民组织化的经济、政治、社会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农民组织化水平,与农业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一样,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状况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获取经济利益、维护政治权利、提高社会地位的需要;是政府对农民及其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农民组织化的发展,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