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中西茶叶贸易的兴盛,欧洲许多国家对茶叶和茶具的需求大量增加,与之同时,欧洲地区也逐渐发展出极具本土风格的茶具。茶叶盒,英文称为tea caddy,正是欧洲本土茶具中重要的藏茶器具,这一器具的缘起、发展与西方饮茶之风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茶炉考     
炉原是中国传统日常炊具,随着茶文化的发展,炉逐渐成为专门茶具,在茶叶加工制作、饮茶方式以及时代审美的变化中,茶炉的功能和设计也随之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一种很特殊的物品,它易潮,易串味,人们自古就对茶叶的储藏给予重要的认识。从早期的生煎羹饮,到唐煮宋点,再到明代散茶兴盛,茶叶的加工方式和品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之对应的茶叶的储藏方式储藏器具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李竹雨 《茶叶》2009,35(1):55-57
《红楼梦》通过有关茶事的细节描写,塑造出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有关茶事的描写有262处,出现“茶”字459次。曹雪芹把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与全书的灵魂人物林黛玉相联系,通过龙井茶丰富了黛玉的形象,给我们了解黛玉的人物性格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17世纪以后,中国茶叶大量销往欧洲,带动了欧洲的饮茶文化。茶具伴随着饮茶的兴起,在欧洲广泛使用。早期欧洲人所使用的茶具大都从中国进口,在中国也随之出现了特定的外销茶具。随着对茶具需求的增大,欧洲逐渐开始了本土的茶具制作,并出现了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茶具。  相似文献   
6.
李竹雨 《茶叶》2014,40(3):172-174
宋代延续中晚唐以来的宴饮之风,北宋徽宗《文会图》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宋代宫廷宴饮的场景,其中所表现的茶事活动更是真实再现了宋代饮茶的习俗.  相似文献   
7.
点茶法是宋代独特的饮茶方式。该饮茶方式所用到的茶具包括了碾、罗、瓶、盏、匙、筅等多达十余种的器物。而其中的茶筅和茶匙是直接用于点茶的器具之一,随着点茶法的兴起、繁盛乃至消失,茶筅和茶匙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茶筅从原来的清洁用具,经过不断的变化成为点茶的核心用具,最后随着点茶法的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茶匙从原来的量取工具发展成点茶用具,其功能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而不断转化。同时,宋代的茶匙和茶筅通过海上之路的传播,在日本的茶道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