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螺髻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优势,将其规划为三大片区,以自然保护为基础,旅游业为骨干,科技为手段。做到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综合协调发展,使螺髻山自然保护区成为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先进、科学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郭天宝  李美佳  于洁  李可  张彬 《玉米科学》2013,21(6):148-152
采用相关最新数据,对中国玉米的生产要素、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国际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解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虽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呈下降趋势。中国玉米竞争力存在价格和非价格两个方面主要因素,通过分析中国玉米竞争力发展的优劣势,未来中国玉米竞争能力的提高应注重发展特色玉米农业、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多元化、完善政策扶持和保障等。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中美玉米生产贸易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中国和美国玉米生产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玉米生产资金和技术密集决定了美国玉米生产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美国相比,中国在玉米生产的土地生产率、技术效率等方面偏低。在相对比较优势方面,中国玉米生产比大豆生产稍具优势,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均不具备比较优势。提高中国玉米生产效益、降低玉米生产成本,需要规范农资市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玉米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改造中低产田,实施“沃土工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有机钾肥替代传统化学钾肥的应用,以2年生人参苗为材料,利用土培方法,以传统化学钾肥(K2SO4)为对照,考察腐殖酸钾(KHM)和黄腐酸钾(BSFA)对栽参土壤和人参中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参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条件下栽参土壤中全钾(K)、钙(Ca)、锌(Zn)和砷(As)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中铝(Al)、铁(Fe)、镁(Mg)和钠(Na)的含量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土壤中全碳(C)的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参根中磷(P)、Ca、Mg、Fe、Al和Zn的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参根中C的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参根中硒(Se)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人参茎叶中氮(N)、P、K的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人参茎叶中Fe的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人参收获期,栽参土壤中全N、全P、全C、Ca、Zn及As的含量以BSFA处理最高,含量分别为1.06 mg/g、0.43 mg/g、11.09 mg/g、4.32 mg/g、0.052 1 mg/g和0.009 8 mg/g,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栽参土壤中全K、速效K、Al、Fe、Mg、Na、铅(Pb...  相似文献   
5.
李美佳  舒坤良 《玉米科学》2014,22(4):147-152
在简述我国玉米主产区利益流失根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以吉林省为代表的玉米主产区在商品粮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利益流失问题,探讨显性利益流失和隐性利益流失的形态,并以吉林省为例测算显性利益流失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构建玉米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明确玉米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主体和受体、补偿标准以及现金补偿与政策性补偿的运行机制及实施问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人参中13种核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施钾水平条件(1,3,6,9,12 mmol/L)下人参中核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采用超声法提取,UPLC测定聚炔类化合物的含量,色谱条件为Waters HSS T3(100 mm×2. 1 mm,1. 8μm)色谱柱,以乙腈(B)-0. 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1~8 min,0~8%B; 8~9 min,8%~15%B; 9~10. 5 min,15%B; 10. 5~11 min,15%~0%B; 11~15 min,0%B),流速为0. 3 m 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在此条件下13种组分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钾水平条件下人参中13种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核苷类化合物总含量为1 908. 74~2 527. 89μg/g,随着钾水平的提高,核苷类化合物总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黄嘌呤、尿苷、鸟苷、2'-脱氧鸟苷4种核苷类最为丰富,其中黄嘌呤含量随着钾浓度的升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最高含量为324. 55μg/g;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钾浓度为6 mmol/L时二者含量最低,分别为309. 97μg/g和156. 00μg/g,钾浓度为12 mmol/L时尿苷最高含量为741. 71μg/g,不施钾的对照组鸟苷的最高含量为637. 27μg/g; 2'-脱氧鸟苷的含量随着钾水平的提高呈现降低的趋势,含量为529. 53~227. 60μg/g。UPLC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高,可用于人参中核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不同施钾水平条件下人参中核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较大,可为人参生产中钾肥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2C型蛋白磷酸酶(PP2C)是最大的蛋白磷酸酶家族,PP2C蛋白在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人参Pg PP2C2基因的功能,基于实验室前期转录组数据库,从人参中克隆了一个2C型蛋白磷酸酶基因,命名为Pg PP2C2,并对Pg PP2C2基因的序列、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预测了其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核苷酸序列的开放阅读框为1 269 bp,编码422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质属于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未形成跨膜结构域,包含2C家族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催化结构域。通过蛋白互作分析,发现Pg PP2C2蛋白与HOG1 (参与渗透调节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NBP2 (NAP1-binding蛋白2,参与HOG途径的蛋白)的互作分数分别高达0.996和0.984,推测Pg PP2C2蛋白可能参与渗透胁迫调节及磷酸化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进一步研究PgPP2C2基因的功能和开展人参种植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2年生人参为材料,研究了海藻酸水溶叶面肥、海藻素、天达2116药材专用、志信高镁、磷酸二氢钾5种叶面肥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斑枯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叶面肥对人参叶绿素含量、根粗、株高、根长、根干鲜、元素吸收均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海藻素处理最好,株高、根粗和地上鲜重达最高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9.42%、12.29%和29.59%;斑枯病防治结果以海藻素处理最好,平均防效为69.58%,且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营养元素测定结果表明,处理2的根和地上钾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3.85mg/g和14.86mg/g,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全株总钾含量最高达到28.71mg/g;其次是处理4,二者差异不显著;处理1的全株钾含量最低。结果表明,海藻素在促进人参生长和提高斑枯病防治效果最好;根长以志信高镁处理最长,达到9.32cm,表明镁肥液面喷施对人参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人参根部分离出4株内生细菌,以灰葡萄孢菌为靶向病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株拮抗细菌GS-1,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S-1为多黏类芽孢杆菌,其活菌体能够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发酵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达62.47%。由此判断菌株GS-1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内生细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姜天龙  李美佳 《玉米科学》2015,23(6):154-158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01~2013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投入和产出面板数据(Paneldata),对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的贡献,技术效率在研究阶段变化不大,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弱。黑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东北三省中最快,其次是吉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