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我国发展茶花的鲜切花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1)茶花文化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叶面喷锌(Zn)是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进而解决人体缺锌问题的有效农艺措施。探明不同施氮(N)量下叶面喷锌后小麦全粒及面粉中的富锌效果及对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基于长期定位试验,于2018—2020年连续进行了两年裂区田间试验。以基施不同用量氮肥(N0、N120、N240,施N量分别为0、120、240 kg∙hm-2)为主区,副区为灌浆前期喷施锌肥处理(Zn0、Zn1,分别为喷H2O、喷0.4% ZnSO4·7H2O),测定了灌浆前期和成熟期各部位锌含量、叶片等营养器官中锌向籽粒的转移量及分配、籽粒和面粉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结果】与N0相比,N120和N240处理籽粒产量显著提高,增幅达88%—114%,但N120和N240处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叶面喷锌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和面粉锌含量且籽粒达富锌标准,而不受施氮量的影响,其中,N120、N240处理小麦籽粒锌含量分别比N0处理提高0.95和1.12倍。与N0相比,施用氮肥均提高了小麦灌浆前期叶片等营养器官中氮、锌向籽粒的转移量,但降低了二者的转移比例,其中氮转移比例由60.2%下降至48.6%,锌由55.4%下降至42.3%。无论喷锌与否,氮、锌向籽粒的转移量及成熟期籽粒中氮、锌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且喷锌时氮、锌协同效应更为显著。与灌浆前期相比,成熟期小麦籽粒和面粉中储藏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约占蛋白含量的80%—84%。施氮对籽粒和面粉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提升幅度高于清蛋白和球蛋白,且以谷蛋白最大,而喷锌不影响籽粒和面粉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但在Zn1条件下,施氮对籽粒和面粉中谷蛋白含量的提高幅度高于Zn0条件下,分别提升37.5%和38.1%。【结论】叶面喷锌能够实现籽粒富锌,但不影响籽粒和面粉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表明籽粒和面粉中存在足够的用于锌储存的蛋白质库。因此在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上,通过合理施用氮肥结合小麦灌浆前期叶面喷锌,能在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提高籽粒氮、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结皮人工培育及其破损程度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盐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发育,对地表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而外力对盐结皮的机械破损干扰现象普遍存在。该文以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风沙土为例,通过室内试验利用不同矿化度(5、10、20和30 g/L)的不同盐溶液(NaCl、Na_2SO_4、CaCl_2、KCl)模拟咸水灌溉下盐结皮的形成发育过程,根据盐结皮理化性质确定了其最适人工培育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盐结皮不同破损程度(破损100%、破损50%、破损25%和无破损)影响下的土壤蒸发过程。结果表明:盐结皮的硬度、抗剪切力、pH值和电导率通常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采用30g/LNaCl溶液培养盐结皮厚度和硬度均较大;土壤日蒸发量随盐结皮破损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灌水天数呈递减趋势;土壤累积蒸发量随灌水天数以及破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盐结皮破损100%的土壤日蒸发量和累积蒸发量与其他各处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盐结皮对土壤蒸发的累积蒸发抑制效率随灌水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随破损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盐结皮无破损处理的累积蒸发抑制效率最高达58.84%,而破损50%的处理最大仅为30.20%。总之,土壤盐结皮的人工培育在方法上是可行的,其对土壤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破损程度对蒸发过程具有显著影响。这对于揭示干旱半干旱区盐渍土壤水文过程和指导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从云南田间筛选的优良除虫菊无性系为试材,比较研究营养生长期和花蕾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多效唑和比久对花序中除虫菊酯含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花序的除虫菊酯含量,以1 000 mg/L比久和50 mg/L乙烯利处理较好,增幅分别达17.9%和15.2%。喷施乙烯利、多效唑和比久也均能提高鲜花产量和干花产量,从而增加除虫菊酯产量,以150 mg/L多效唑处理效果最佳,除虫菊酯产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770 mg/株,其次为50 mg/L乙烯利处理,比对照显著提高了514 mg/株。  相似文献   
5.
在2月19日召开的中国第六届茶花博览会上,‘松子鳞’、‘朱砂紫袍’、‘恨天高’等茶花品种争奇斗艳,各显靓影,把大理古城三月街装扮得如一条美丽的彩带。据笔者观察,在博览会中,金花茶的亮相、古树茶花的多姿多彩、茶花盆景的异彩纷呈当属博览会的几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刘江丽  王旭  李雅菲 《现代园艺》2014,(18):209-209
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云南黄素馨盆景的制作方式,在普遍采用修剪为主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借物绑缚式造型方式,并介绍了云南黄素馨盆景的基本养护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菊花和除虫菊毛状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测了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和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叶片与花序表面毛状体的类型、分布与密度及其在荧光下的颜色差异。结果表明:菊花和除虫菊表面同时存在形态各异的头状腺毛和T–形非腺毛两类毛状体。头状腺毛主要分布在菊花的叶片两面、管状花花冠外表面和舌状花花冠远轴面,子房表面几乎不存在或很少;而除虫菊除舌状花花冠近轴面外,叶片与花序的其它部位均有分布,且以子房部位密度最高。T–形非腺毛在两者叶片、苞片和花梗表面均有分布,管状花和舌状花表面则没有。紫外光下菊花和除虫菊叶片的头状腺毛均呈蓝色,但在除虫菊管状花顶部和舌状花远轴面还观测到一些浅绿色的头状腺毛,管状花子房表面的头状腺毛因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呈现由红到蓝的变化。所有T–形非腺毛在紫外光下均呈蓝色,蓝色荧光下呈黄色。讨论了这些差异与抗虫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五味子资源丰富,为了探明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从总DNA中扩增出内生细菌的rDNA,选用焦磷酸测序法的MiSeq平台去研究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分属于6个菌门,9个纲,17目,27个科,31个属,39个种。蓝藻门细菌为北五味子果实内生细菌的优势菌,含量约为88.19%。除此之外,肠球菌、乳球菌和芽孢杆菌这3个属的细菌分别占据其中的4.79%,2.59%和1.11%,其他细菌的总数占总量的3.32%。细菌多样性分析方面,Shannon指数为0.633,Chao指数为39和Simpson指数为0.781。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北五味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发现与其他植物的细菌多样性相比,北五味子果实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锌与杀虫剂配合喷施对小麦全粒及面粉富锌效果、蛋白质组分和人体每日吸收总锌(TAZ)的影响,阐明富锌效果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以期为小麦农艺富锌方法提供可靠依据及高效可行的喷施方案.[方法]2016—2018年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了6个处理:喷蒸馏水(CK)、喷施0.1%吡虫啉(P)、喷施0.4%Z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