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一、低碳农业 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已经逐渐威胁到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根源就是CO2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暖。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它为解决气候变暖的问题指明了方向。2007年5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大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颁布。  相似文献   
2.
1.前言周总理曾多次指示;用茶树绿化祖国。茶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从其自然走向精神与社会功能。特别是今天,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的兴起,茶树作为一种极佳的城市生态经济绿化带、绿化点的树种之一,它的绿化种植对学习科学技术、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3.
2009年福清市南湖山引种金观音、金牡丹、铁观音3个茶树良种,并对其种植成活率、抗寒性和抗旱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金观音等茶树良种茶苗种植成活率较高,株成活率达85%以上,丛成活率达91%以上,第二年补植后成活率均超过99.5%,且抗寒性和抗旱性强,适宜在福清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福建红茶的生产现状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福建“小种红茶”和三大“工夫红茶”的生产现状和在茶树品种、生态栽培、加工工艺、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并提出展望,旨在为红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0个茶树高优新品种的育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多年来采用杂交育种法与单株选种法,育成国家级良种黄观音、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奇,省级良种金牡丹、朝阳、早春毫和国家一级优异种质黄玫瑰及待审定品种金玫瑰、紫牡丹。这10个新品种为无性系,特早生、早生种与中生种。杂种优势强,品比、区试产量比亲本或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10%至50%以上。制茶品质优异。乌龙茶香浓郁,花香显,味醇厚甘爽。而且制优率高。黄观音、黄玫瑰具有“通天香”特征;茗科1号、悦茗香、金牡丹、金玫瑰、紫牡丹具有“韵味”特征;黄奇融有黄旦与白奇兰的香味特征;朝阳“品种香”独特。早春毫绿茶色绿芽壮毫显,香高长。“栗香”显。叶浓厚回甘。一芽二叶干样生化成分与乌龙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丰富。扦插繁殖力强或较强。种植成活率高,抗性与适应性强或较强。乌龙茶新品种适宜在华南、江南茶区栽培,早春毫适宜在气候条件相似福建中低海拔茶区的山地栽培。十个新品种示范推广以来,已发挥了明显的优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迁地、就地保护和相关技术及优异茶树品种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情况。迄今为止,已保护的福建原生茶树品种资源7287份(品、株、系),其中2008年以来新增保护地方有性群体种及单株938个(株)、特异品种资源73株、野生或半野生(近5种)茶树品种资源24株。已筛育出地方种24个,选育出杂交种20个。建立了茶树品种资源公益性资源共享平台,筛选新品系40多个,创意利用茶树种质资源2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福建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应用电导率法、冰柜法、田间自然鉴定法和综合决策排序法对具代表性的福建34份茶树种质(品系)的抗寒力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对福建茶树种质(品系)寒冻害的影响极显著,气温达-6℃且持续3 h时,茶树轻微受害,-9℃时受害率达17.6%,-12℃时67.6%的茶树种质(品系)受害;福建茶树种质(品系)对低温的忍耐性和适应性总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地方种质的抗寒力差异大,杂交新品系的抗寒力多数介于两亲本之间,其忍受的临界低温大都小于-9℃,同属较抗寒类型,适宜在江南、华南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铁观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混杂和种性退化显现,品质提升难度大 铁观音品种混杂主要是品种本身分化异株混杂。而随着无性系铁观音良种繁育和大面积推广,在长期的异地(指原产地以外)母本园剪穗扦插过程中,也将不可避免地因生产活动而出现品种混杂现象。另外,铁观音近300年的生产演变和多代剪穗扦插,生物学年龄不断增长,加之生产环境和栽培地域的变化,种性退化现象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9.
分析当前我国茶树栽培状况和世界茶叶生产消费趋势,提出新世纪茶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实施茶树优质栽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一芽二叶蒸青固样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其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不同蒸青时间对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对咖啡碱的影响不明显,蒸青时间控制在60秒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保留量最大。分析表明:茶叶蒸青固样时间宜控制在60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