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凯香1号系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用丰香丝苗与高产多抗品种胜优2号杂交,育成优质香型中间材料“94-7“.……  相似文献   
2.
通过由蔗糖、杀藻铵、柠檬酸、叠氮化钠组成的保鲜剂和蔗糖、明矾、尿素、氯化钾和氯化钠组成的保鲜剂以及经过硝酸银预处理后再用以上两种保鲜剂对香石竹进行了保鲜试验,并与自来水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两种保鲜液的保鲜效果明显增强,由硝酸银预处理10min后再用明矾、尿素、氯化钾和氯化钠组成的保鲜液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新品种创优4001是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用自育恢复系凯恢4001与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不育系创源A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水稻新品种,2020年10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00011。介绍了创优4001的育种历程以及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扩大该品种在中籼迟熟稻作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汕优608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优608是由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高抗稻瘟病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贵州省审定.2006年该品种获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拟在贵州境内海拔1000m以下地区和稻瘟病重发地区开展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该组合高产稳产、抗性强、农艺性状好、田间生长势旺,具有超高产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贵州主要高产稻田区水稻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3个主要水稻高产稻田区进行水稻超高产条件下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水稻超高产稻田区,处理3效果最好,即施用氮(纯氮)量为255 kg/hm2、钾量300 kg/hm2、锌量21 kg/hm2条件下水稻经济性状良好,产量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不增加或有减少。施钾量和施锌量在合理施氮条件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禾稻类型分类及叶龄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在黎平和凯里两地种植试验,对95个禾品种特征特性的调查结果表明,禾稻有籼、粳,粘、糯,水、陆,早、中、晚等各种类型,是以中晚熟粳糯类型为主的具有地方特殊性的栽培稻。对列助、红禾、地坪红籼糯、六月谷、白芥草、大红谷、九月谷等14个代表品种进行生育动态和叶龄进程进行调查分析,建立了禾早、中和晚熟品种的叶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凯香优947是黔东南州农科所选育的中籼香软型优质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2006年凯里市农推站在万潮镇和旁海镇进行生产试验示范,3年累计推广示范40.27hm2,高产优质效果显著,初步总结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制种又称水稻的异交栽培,即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雄性可育恢复系作父本,按照一定的行比相间种植,使双亲花期相遇,不育系接受恢复系花粉而受精结实,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本文所探讨的杂交水稻多组合制种,就是在同一块稻田内,同时进行多个父本和多个母本进行小面积种子生产的过程。杂交水稻多组合制种方式只用于水稻育种者,它是育种者有选择有目的制种过程,但由于生产出来的杂交种子的优良性状与超亲本的程度是育种者本人都无法确定的,所以说这种制种过程也叫杂交水稻新组合试制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是每一个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被选育出来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凯香1号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了凯香1号高产栽培的优化方案:在稻田施有机肥1500kg/667m^2左右作底肥的基础上,栽插密度为1.41~1.52万穴/667m^2,施纯氮10.97~13.15kg,施纯磷10.71~13.48kg,施纯钾8.45~11.5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稻中优608为供试品种,在施肥总量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7个不同施肥配比处理,探讨肥料不同配比对中优60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处理均比习惯栽培有显著增产效应,其中处理②(基肥:N、P2O5、K2O=102、135、96kg/hm2,蘖肥:N、K2O分别为51、108kg/hm2,穗肥:N、K2O分别为76.5、36kg/hm2,粒肥:N为25.5kg/hm2)肥料配比产量最高,为14014.5kg/hm2,比其他肥料配比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