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克隆胚发育机制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并着重强调了体细胞克隆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显峰  杨德光  李杰 《作物杂志》2007,23(3):108-109
糯玉米新品种垦粘1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研究院以糯1为母本,糯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鲜食、加工均可的优质糯玉米新品种。199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株高2.16~2.40m,穗位高0.87~0.99m。穗长19~21.2cm,穗粗5.3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子粒浅黄色,粒顶黄白色,百粒重30~32g,出子率77%~80%。垦粘1号胚乳中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赖氨酸和矿物质,其子粒中含蛋白质10.39%,赖氨酸含量0.41%,粗淀粉71.2%,全部由支链淀粉组成,达到糯玉米标准……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背景和概况、大豆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对我国大豆生产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了工程实施两年来对黑龙江省拜泉县大豆生产力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淀粉玉米高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淀粉玉米(High Starch Corn)是指籽粒粗淀粉含量大于72%(农业部标准NY/T 597-2002)以上的专用型玉米。本文综述了高淀粉玉米的特性、应用概况、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高淀粉玉米(High Starch Corn)是指籽粒粗淀粉含量大于72%(农业部标准NY/T597-2002)以上的专用型玉米。根据其籽粒中所含淀粉的比例和结构分为高支链淀粉玉米、混合型高淀粉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在50%以上的玉米叫高直链淀粉玉米;将玉米籽粒胚乳中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的95%以上的类型叫作高支链淀粉玉米(糯玉米或蜡质玉米)。  相似文献   
7.
对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4年末开始.受聘成为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技术指导单位,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在全县范围内组建农技推广协会1个,下设专业技术协会5个、吸纳会员单位1个、吸收农民会员51人.创建科技核心区1处、科技示范区3处、培植高新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户20户、科技示范户1000户、科技辐射户2万户,推广种植高油大豆28万亩,平均产量147kg/亩,其中3.1万亩高油大豆示范区平均产量161.6kg/亩.3.1万亩高油大豆示范区总产高油大豆500万kg,创经济效益1352万元;全县28万亩高油大豆总产实现4116万kg,实现经济效益1亿元。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时更新本地区大豆品种,筛选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促进大豆发展。我们从品种选育单位引进“北4361”、“北8296”、“北8298”、“北01-8731”、“嫩9406”、“保丰7”、“垦鉴豆25”等品种,以“富尔1号”为对照进行了筛选,经2004年试验结果表明,“嫩9406”、“北8296”,极具生产潜力,适于第三、四积温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东北春大豆气候适宜性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初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综述了东北春大豆气候适宜性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和存在问题,对前人的研究结果在降水运宜指标和温度适宜指标方面给予了修正.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气象中心黑龙江省的2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点1971~2006年的气象资料在GIS平台上进行分析,取1971~2006年36年间每10年平均积温变化和旬平均温度变化与大豆温度适宜度为指标体系,分析黑龙江省近36年变化特点及趋势,对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划进行修正。分析表明,黑龙江省≥10℃年平均活动积温1971~2006年呈显著上升,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进入21世纪后,28个站点的≥10℃年平均活动积温增加100~350℃,最高增加近400℃,以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变化幅度较大,漠河等大兴安岭地区变化幅度较小。对于目前现行的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区划来讲,平均每个积温带年活动积温水平将向上增加1~1.5个积温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