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食用菌栽培是设施农业栽培,栽培设施的环境因子(温、光、水、气)对食用菌生产的影响关联度高。栽培设施中良好的温度、湿度、通气条件和对温度、湿度和氧气的适时调控是食用菌栽培生产的成败关键。要想对环境因子实行有效调控,必须借助良好的设施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否则很难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不同栽培原料栽培引进"牛排菌"的生长情况,同时,还观察了不同菌龄栽培对原基形成、子实体发育、产量等方面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引进"牛排菌"更适宜在木屑基质中生长,在棉籽壳基质栽培包中菌丝生长则像平菇菌丝那样吃料整齐,均匀往下拉,但生长速度相当慢,感觉吃料很吃力;木屑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明显好于棉籽壳基质,子实体出菇整齐,生长良好,且木屑基质栽培菌包可以延续生长至第2潮子实体,菌包外观仍较好;木屑培养料基质栽培引进"牛排菌"能提高其营养价值,17种氨基酸总量、粗脂肪、粗纤维和粗多糖含量高于棉籽壳基质栽培的引进"牛排菌",尤其是17种氨基酸总量高出178.29%。  相似文献   
3.
选取不同菌株(屏优一号、V0026和V0024-3)、麸皮、棉籽壳等作为试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所选菌株以及麸皮和棉籽壳的添加量作了试验,对草菇生物转化率结果作方差分析,确定合适的周年栽培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麸皮、棉籽壳和品种对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麸皮>品种>棉籽壳,麸皮是影响生物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屏优一号为生产菌株,适合周年栽培配方为稻草58%、麸皮10%、棉籽壳30%、石膏2%、石灰2%。  相似文献   
4.
黄伞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培养的方法,筛选出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果糖和乳糖;最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和麦麸;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pH值为6.0-7.0。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栽培是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品种与菌种是工厂化栽培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以经过初筛的5个秀珍菇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秀珍菇工厂化最适品种和菌种剂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成秀品种在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商品性状、平均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成秀液体菌种在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经济效益上明显优于固体菌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培养料对朱红密孔菌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培养料栽培的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的17种氨基酸总量和粗脂肪、粗纤维、粗多糖等含量及其蛋白质的化学评分(CS)、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棉籽壳栽培的朱红密孔菌。这些结果证实,木屑培养料栽培朱红密孔菌能提高其粗脂肪、粗纤维、粗多糖含量和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烟草燃烧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烟草燃烧性概念,综述了烟草燃烧性的测定方法、烟草燃烧性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影响烟草燃烧性的因素,并对烟草燃烧性改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杨永彬 《中国种业》2023,(12):44-46
菌种是食用菌产业的芯片,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高质量种业发展是福建食用菌产业可继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从福建食用菌种质资源、种质创新技术及成果,以及种业创新发展支持政策等方面概述了福建食用菌种业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永彬 《食用菌》2011,(6):19-20
对棕色蘑菇菌株(ZM-j2)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棕色蘑菇菌株(ZM-j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初始pH值为7-8,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  相似文献   
10.
香菇菌株ITS序列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真菌核糖体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出13个福建袋栽香菇主要菌株的ITS、5.8srDNA序列,将该序列提交NCBI中Genbank数据库,并根据该序列特征及ITS区的差异性,分别设计出针对菌株L9015和菌株Cr02进行PCR检测的特异引物探针,结果显示特异引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