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多亲本自然杂交获得地被菊新品种辽菊916。该品种植株紧凑低矮,易成型,繁殖容易,群体栽植效果好,抗寒耐低温,适合北方露地栽培。经试种推广,观赏性状佳,是理想的景观花卉,可在北方寒地绿化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百合种球繁育过程中,土传病虫害对种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尽量避免土传病虫害的发生,课题组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百合种球无土栽培繁育技术,有效的减少了种球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百合种球质量。  相似文献   
3.
切花菊"神马"母苗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实例,介绍其母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菊花鲜切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菊花鲜切花的周年生产技术研究成功,使菊花的鲜切花产业飞速发展。20世纪初,菊花周年生产技术由欧美传入日本。本来酷爱菊花的日本人民很快消化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菊花鲜切花一套生产———加工———流通等成熟的技术和市场体系。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菊花消费国,每年消费菊花,占世界菊花消费量的50%。1菊花鲜切花分类1·1按自然花期和生长习性分类夏菊:自然花期5月~9月中旬,属典型积温影响开花型,对日照不敏感。秋菊:自然花期9月中旬~12月底,属典型短日开花植物,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当日照时间短于某一界限值时,才能开始花芽分化,并正…  相似文献   
5.
6.
多头小菊鲜切花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头小菊鲜切花消费量快速攀升,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整体种植水平不高,文中从品种选择、土壤处理、种苗定植、温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后期采收处理等技术方面做了详尽的总结,为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完善东方百合繁育技术体系,以‘西伯利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消毒药剂、激素处理、基质配方对百合鳞片繁殖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方百合‘西伯利亚’鳞片再生小鳞茎最佳消毒药剂为咪鲜胺锰盐1 000 mg/L;最佳外源激素处理为SA200 mg/L;包埋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6∶2∶1最有利于提高小鳞茎的繁殖系数,基质为椰糠更有利于生成较大规格的鳞茎。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百合种球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东方百合为试材,研究不同土壤消毒配方、栽培深度、栽培密度对百合种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消毒药剂为五氯硝基苯6g/m2+毒·辛颗粒6 g/m2种球感病虫率最低,质量最好。栽培深度为种球顶端覆土10 cm最有利于东方百合种球的生长。种球周径为<6 cm、6~10 cm、10~14 cm时,最佳栽培密度分别为200粒/m2、150粒/m2、100粒/m2。  相似文献   
9.
"迎春1号"是利用切割柱头杂交授粉、胚挽救、组培扩繁和种球复壮等技术方法,开花后选取优良株系而获得的百合切花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健壮、花大色艳、香味浓郁、商品性好、抗病能力强。经过试种,观赏性优良,适合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切花菊的水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花(C h r y s a n t h n m u mmorifolium),是源于我国的传统名花,深受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喜爱。日本等国还把菊花作为长寿的象征,用途非常广泛,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菊花消费国,也是我国切花菊出口的主要国家。目前我国切花菊产业正蓬勃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但出口日本及其他国家的数量增长不大,归根到底是因为有很多菊花品质达不到出口标准。切花菊的品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菊花产业发展的瓶颈,而水分是影响菊花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苗期水分不足,能大大降低菊花的成活率,也是造成老化苗、生长不整齐的主要原因;营养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