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本文采取大田定点抽样调查与大区对比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总结了杂交中稻抽穗前后自然洪水淹没的产量损失程度;提出了抽穗期没没时间超过30小时后的几种适宜的的蓄留再生稻方法,供指导类似水稻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泸县是四川盆地双季稻主要栽培区域之一,杂交晚稻历来以水田多蘖秧为主。近年,部分农民从节约秧田出发开始自发地搞旱地多蘖秧。1992年,县农技部门在调查总结农户的“晚杂”旱育多蘖秧经验的基础上,在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指导下,借鉴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早稻旱育秧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了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技术。据统计,1992年全县示范杂交晚稻旱育多蘖秧3.32万亩,旱秧栽插面积占晚稻的17%;其中,在通滩镇、胡市镇设置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旱育多蘖秧平均亩产313kg,比水育多蘖秧亩增产23kg,约增产7.9%;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1 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