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稻旱育无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水稻各项轻型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大济镇示范"旱育秧带土抛栽"并获得成功。该项技术集旱育秧、抛秧、化学除草等优点于一身特介绍该项技术的操作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仙游县冬种油菜的生产水平,于2008年引进“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个,分别在仙游县游洋镇、钟山镇、石苍乡进行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华油杂10号、湘油杂5号、中双9号、胡油1号、丰油701等5个产量在200kg/667m^2以上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引进甬优9号在闽中仙游县作单季稻试种和生产,其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较强、抗逆性较好等特性。为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扩大种植,介绍甬优9号在仙游县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甘薯是仙游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栽种甘薯6.45万亩,因苗农长期使用老蔓育苗,造成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单产下降。为了改变不利的甘薯生产现状,农技部门采取了建立薯苗生产基地、引进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纯复壮当家品种等措施,每年繁育良种壮苗3亿多株,实现良种薯苗自给有余,每亩增产鲜薯600-1000kg,农民可增收600—800元。介绍了甘薯提纯复壮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适时适量施用促芽肥,是夺取再生稻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探讨优质稻佳辐占施用促芽肥的最佳效应,2008年早季进行了3因素4水平L16(4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尿素)是影响再生稻的主要因素,在施用尿素0~300,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产量;施氮时期对再生稻产量也有一定影响,以头季稻齐穗期后20d以内施用为好,但齐穗后25d以内施用各期差异不显著;施用磷钾肥对再生稻的产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最佳组合为头季稻齐穗后15d,每hm2施尿素300kg、过钙120kg、氯化钾60kg,再生稻产量最高达6369/hm2。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叶菜用型甘薯福薯7—6以采摘薯叶为目的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酿热物薯块育苗和菜薯大田栽培2方面,以期指导薯农进行叶莱型甘薯种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金沙薏苡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沙薏苡的品种特性及其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岳欣  林仁东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05-105,92
中稻采用直播免耕或抛秧免耕栽培,能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每hm2可增收节支2670-3353元,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仙游县农技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超级稻(早稻)—荷兰豆(反季节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五年累计推广超2 000 hm2。该模式下,早季超级稻产量达600 kg/亩,秋冬季荷兰豆嫩荚产量达1 t/亩以上,每亩纯收入达3 000~5 000元,最高可达7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介绍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作早稻、再生稻的栽培措施,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