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小麦根系性状与地上形态及产量性状的关系,促进小麦根系性状的改良,本研究选用48个遗传背景丰富的冬小麦品种,用室内卷纸法测定小麦苗期根系性状,用电容法测定小麦灌浆中期根系电容值,并利用大田挖掘法测定13个苗期根系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灌浆中期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等根系性状,分析小麦根系性状与地上部形态及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中期小麦根系电容值与苗期各根系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灌浆中期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灌浆中期小麦根系电容值与株高、穗下茎长和旗叶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旗叶宽呈显著负相关,与小穗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基于根系电容值高低将小麦分为3类,其中,高电容值小麦和低电容值小麦在上述地上形态及产量性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小麦苗期根系性状和小麦灌浆中期根系电容值均与千粒重和小穗数有较高的相关性。综上可见,小麦根系电容值可较好地反映小麦生长后期根系性状,与根系电容值显著相关的地上形态及产量性状如株高、小穗数、千粒重等可考虑作为小麦根系的替代性状。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并建立电容(EC)原位估测小麦根系性状参数的标准化方法,分析了不同电极位置组合和不同激发频率下,盆栽小麦根系的EC值与根系性状的关系,以优化EC法测量的参数设置,并用两种水分条件下的盆栽及田间小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植物电极应位于靠近基部的主茎上,且避免与茎节及其他无关物体接触,土壤电极应靠近主茎基部;激发频率为1 kHz。以该设定参数测得的EC值与两种水分条件下盆栽小麦的总根长(TRL)、根表面积(RSA)和根干重(RDW)均呈正相关,水分充足条件下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554*和0.485*,中度干旱条件下分别为0.504*、0.425和0.453*。田间测得的灌浆中期EC值也与TRL、RSA和RDW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2*、0.686**和0.510*。综上可见,优化后的EC法估测根系性状的测量参数,可用于小麦根系的无损估测和性状表型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