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多酚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例如预防代谢综合症、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茶多酚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与茶多酚的健康功效紧密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荼多酚体内ADME的研究结果,表明EGCG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不低于小鼠,灌胃给药后肠道中的EGCE含量最高,而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极少;同时可以发现肝脏是体内EGCG的主要处置器官,之后通过胆汁排泄。对于2种儿荼素而言,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口服后在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高于酯型儿茶素(EGCG和ECG)。系统地比较了荼多酚在人体及其他动物模型中的代谢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茶多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当前应用广泛的、先进的农业育种技术、农业栽培技术,并提出促进作物育种和高产栽培的措施,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口菜"是平均净菜球重800g左右的一种小白菜,黄芯,内叶纤维少,口味甜脆细腻,生熟食用皆宜,非常适合现代家庭食用."一口菜"生长期在50天左右,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棵形小,合理密植,适当安排茬口,进行错季多茬种植,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森林面积有所减少,我国也开始对林业进行整体规划和设置,并积极开发学习新的造林技术,使我国的林业有所发展。本文从林业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两个方面来详细论述营林生产中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生物质炭基有机肥对冀西北地区西葫芦生物性状、果实品质及土壤营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西葫芦'早青一代'为材料,进行3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试验.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生物质炭基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西葫芦植株株高、茎粗度,改善土壤营养和微生物菌落,增加土壤中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该地区最佳有机肥施用量为1500 kg/hm...  相似文献   
7.
梁玉红  蒲廷超  叶小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86-288,303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巴马气象站1960-2006年共47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47年来巴马温度及降水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巴马县47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14℃/10年的趋势变暖,进入21世纪,巴马县年平均降水量总趋势以15.7mm/年的变化率减少。  相似文献   
8.
林业中的造林过程是进行林业生产的第一步,在整个林业管理的过程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虽然我国逐渐加大了对于绿化的重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意绿化带的实施。但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地区的绿化带形同虚设,不是无人管理草木枯萎就是杂草丛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于造林工程质量的管理,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改善的措施已经成为了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是一类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后发酵茶,茶褐素是其重要的功能成分。茶褐素是普洱茶在渥堆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结构非常复杂的混合物。茶褐素的主要成分是一类黄烷-3-醇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中以Puerins I-VIII为代表。利用系统的有机溶剂萃取,获得普洱茶不同萃取物和茶褐素组分,对获得的组分进行多酚类成分分析,发现在茶褐素部位未检出EC、GC、ECG,其中可可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萃取部位。釆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n)对普洱茶各萃取组分和茶褐素组分进行成分分析,比较普洱茶茶褐素与其他萃取物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发现了茶褐素部位的主要标志性代谢产物普洱茶素。  相似文献   
10.
于2008~2009两年在乌兰察布市进行了"壹分地"种薯繁殖模式的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壹分地工程的实施经济效果显著,每667 m2扣除微型种薯款,产值为2752.8元,增收1902.8元,达到了农民增收的目的。壹分地工程的实施既考虑了本地高产优势品种克新1号,也考虑了今后需要推广的适宜本地种植的康尼贝克等品种,可以逐步实现品种多样化,保障马铃薯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壹分地原种推广田植株生长状况以及产量的调查,原种推广田植株生长状况良好,667 m2平均产量为2878.4 kg,增收2028.4元。充分说明了壹分地推广模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