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连豌1 号是蔓生品种P2 的变异单株经过系统选择育成的矮生食荚豌豆新品种。株型直立紧凑,株高67.68 cm,荚长70.62 mm,荚宽13.16 mm,鲜荚籽粒饱满,呈圆柱形,口感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 鲜荚产量600~700 kg。种植区域广泛,简单搭蔓即可,易进行轻简化栽培。  相似文献   
2.
谷子耐瘠薄、耐干旱,是重要的救荒作物之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膳食平衡,原来不起眼的杂粮作物,现在越来越受到青睐。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在普通农家品种狗尾谷中发现变异单株,单选后进行扩繁,经过株系比较、品系鉴定,发现其中连1101品系茎秆粗壮、抗倒伏、籽粒外观好、糯性强,是煮食和制作糕点的优质原料。2018年申请品种登记,命名为连谷1号。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论述了无公害黑色花生新品种东花5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们从国内外引进了16个不同皮色及肉色的甘薯品种进行鉴定及栽培试验,筛选出5个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进一步扩大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麦有性杂交是常规育种的最基本方法,用传统的去雄方法效率比较低,而用新方法则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在相同时间内可配制大量杂交组合,丰富杂交群体,提高选育新品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103个大麦品种(系)种质进行耐盐碱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盐碱对大麦成活率、株高、穗长、节间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产量和千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影响。(2)经系统聚类分析,耐盐等级分为4类,包括极不耐盐品种有41份,占39.8%;不耐盐品种42份,占40.7%;较耐盐品种7份,占1.9%;耐盐品种13份,占12.6%。  相似文献   
8.
大麦耐盐性与其主要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2份大麦品种,采取双重对照法,考查了处理和对照的株高、主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主穗排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等10个性状。以各单项指标的耐盐指数作为衡量其单项耐盐能力大小的指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大麦在一定盐分浓度胁迫下其主要性状表现进行了研究。不同因子指标集团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成活率、株高和单株粒重这3个指标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一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穗下节间长、主穗长、主穗排数和单株粒数可作为耐盐性评价的二级指标。单株穗数在3个因素组都没有较大的负荷量,可不考虑作为耐盐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苏花3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临花6号为母本、日本巨型花生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培育出的普通型中熟大粒花生新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荚果平均产量6 667.1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4 412.85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花13号增产9.4%、9.9%。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4.12%、23.61%。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编号:苏鉴花生201506),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作物耐盐碱性,选育出耐盐性强的品种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如何迅速而准确地将耐盐碱性强、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种质材料鉴定筛选出来,将关系着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和潜力优势发挥.本文总结了目前耐盐碱鉴定的几种方法的同时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作物耐盐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