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穴盘育苗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已有的穴盘育苗播种机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整盘气吸式自动穴盘育苗精量播种机,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设计并计算了其主要结构参数,并分别用油菜籽和茄子种子进行了机具性能试验。播种试验表明:该机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单籽率稳定在92%以上,且对种子无损伤,提高了播种效率,满足农艺上对穴盘育苗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炊事取暖炉是高效、环保、节能的半气化炉,采用生物质作为燃料,燃料在炉膛内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二次供氧状态下再次燃烧,实现生物质的充分燃烧,达到提高炉具热效率的效果;同时,减少烟尘排放。本炉具的核心技术为实用新型专利《彝家锅桩炉具》(专利号为ZL201120488433.8),通过半气化方式燃烧,能提高热效率和燃尽率,烟尘通过  相似文献   
5.
川芎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道地药材之一,其种植方式主要依靠人工,特别是苓种栽植过程中人工费用占比高,效率低下。人工栽植的无序性及个人素质的差异,导致标准化种植服务体系难以建立,严重影响后续田间管理和机械化收获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川芎品质的不齐。本文阐述了川芎机械化栽植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必要性,剖析了目前存在的痛点难点,提出了川芎机械化栽植所迫切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单粒取种和扶正定植技术,为栽植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基于川芎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加强机械化栽植技术研究和推广,改良现有技术,开发新的机器装备;推进机械化栽植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引领苓种栽植模式创新,推进苓种栽植提档升级;加强高素质农机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机械化栽植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麦冬是一种道地中药材,生长在地下20~30cm,针对麦冬采收劳动强度大以及生长特性,设计了一款4WM-100B型麦冬收获机。该机集深度挖掘、碎土输送、循环筛分、收集功能为一体,作业效率高,稳定性好。本文介绍了该收获机的整机结构,以及在绵阳三台县的实际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桑叶消毒是家蚕饲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家蚕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桑叶消毒无好机可用、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消毒不彻底、消毒水伤害操作者健康等问题,笔者团队研制了一种高效安全轻简型桑叶消毒机。试验表明,该机可连续完成桑叶的消毒、提升、脱水、输送等功能,采用的气泡式消毒方法不仅消毒彻底,而且对桑叶的损伤小,其作业效率较人工提高5倍以上,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四川是全国畜牧大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9.4%。但由于很多规模养殖场没有处理畜禽粪污的相应措施和设备,养殖污染逐渐加重。本文根据四川的养殖特点和地形气候特点,对全省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以下三方面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历程以及机械化技术在四川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就当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中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部分环节效益低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蚕桑产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大蚕饲养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笔者结合大蚕饲养技术,在现有养蚕设备基础上,进行了集成创新和研发,研制了一种集垂直循环饲育架、高频次精准给桑装置、环保型撒粉消毒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于一体的自动循环式大蚕饲养设备,并进行了带蚕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备在自动上料、给桑、消毒、环境控制等方面,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大幅提高人均养蚕量,增加蚕农收入,对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