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主要载荷者,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必然会引起相应的遗传效应。由于染色体数的倍增,植物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发育、形态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常常具有优良的特性可供人们所利用,黄麻是利用其茎韧皮部纤维作为收获物,研究染色体加倍是否能提高其营养器官及纤维的增产。  相似文献   
2.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主要载荷者,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必然会引起相应的遗传效应。由于染色体数的倍增,植物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发育、形态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常常具有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黄、红麻“南种北植”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它对我省黄、红麻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南种北植”的品种都是福建、广东的晚熟品种,在我省主产麻区留不到成熟的种子,需要年年调种。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全国黄麻重要产区。从七十年代开始,生产上利用“南种北植”,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全省平均单产由六十年代的500多斤提高到600多斤,使原来的品种巳不适应高产形势的要求,而被晚熟高产品种“粤圆5号”所代替。但该品种在本省麻区不能留种,麻种由原来的自繁自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2份红麻品种材料中初选出的7个品种(系)的干茎产量、纸浆得率、抗炭疽病性及构成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麦茬麻中ZGR5、ZGR15、ZGR8和红11的干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9.4%、21.9%、21.6%和20.2%,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春播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5.4%、19.6%、21.4%和11.9%,它们的纸浆得率平均比对照提高0.21~1.44个百分点。且ZGR15、ZGR5、ZGR8和红11的抗炭疽病性、皮骨比值和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是适合红麻造纸的高产抗病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筛选出的四个造纸用红麻品种韧皮、木质纤维细胞形态、化学成分、特殊化学成分以及品种超微结构进行了综合观测分析。结果ZGR15品种的韧皮、木质纤维细胞长度最长,分别为2.735毫米、0.755毫米,比对照增长2.61%、4.86%,胞腔径增大6.9%。ZGR8胞壁较薄,腔径小,纤维细胞长度较长。1.0%NaOH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分别比对照降低11.8%、11.3%。酸溶性木素降低0.21个百分点。ZGR15化学成分中各项抽出物比对照降低18.22%~4.49%;灰分、果胶低13.15%、0.8%,综纤维素却比对照高2.07个百分点。综观品种各项参数分析,ZGR15品种造纸性能最好,ZGR8品种其次。微结构分析,红麻韧皮纤维细胞壁厚度约占整个纤维断面的80%~90%,其中次生壁中层为主要部分。木质部纤维细胞壁极薄,仅占整个纤维断面的20%~30%,腔径大(20~25微米),在制浆中易形成扁平的片状体,能增强浆料中纤维结合力,使红麻木质纤维浆的物理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黄麻新品种选育熟期问题的探讨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全国黄麻重要产区。从七十年代开始,生产上利用“南种北植”,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全省平均单产由六十年代的500多斤提高到600多斤,使原来的品种已不适应高产形势的要求,而被晚熟高产品种“粤圆5号”所代替。但该品种在本省麻区不能留种,麻种由原来的自繁自用转为每年从外省调入。  相似文献   
8.
9.
黄、红麻“南种北植”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它对我省黄、红麻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南种北植”的品种都是福建、广东的晚熟品种,在我省主产麻区留不到成熟的种子,需要年年调种。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常因种子数量不足,影响我省黄、红麻的种植面积。为此,我们于1979-1982年探讨在浙南平阳县留种的可能性,为保证我省麻种供应、促进黄、红麻生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粤圆4号、5号,是以抗病力强的粤圆1号与丰产品种新圆1号及新圆2号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两个品种具有许多共同优点:抗炭疽病力强,早播不早花,植株及分枝离地均高,且麻骨硬、麻皮厚、出麻率高,耐肥、抗风力及适应性均强,产量高。粤圆4号、5号比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新圆1号分别增产16.6%及22.6%。1966年将进行大面积推广。2.从黄麻丰产类型结构分析,初步认为植株及分枝离地要高,麻茎要硬,麻皮要厚,而茎硬与皮厚又有密切关系。一般厚皮的品种多是有腋芽的。生长初期不宜过于迅速,特别是抗炭疽病力强及对早春短光照不甚敏感的品种。3.黄麻杂种抗病性表现比较复杂,可能是基因的互补作用或多基因的遗传现象。杂种第二代不论选择抗病或感病单株,共后代仍然分离出不同程度成病类型。而杂种第三代表现抗病的单株,在其后代亦表现抗病趋向。初步认为黄麻杂种抗炭疽病定向选择,应在第三代严格鉴别,这样就有可能在其后代获得合乎选择要求的抗病优良品种。4.选用晚熟品种作亲本的杂种后代,较选用中熟种作亲本后进行早播,定向选择,容易获得早播不早花的新品种。为了育成早播不早花的新品种,一定要选用晚熟亲本或其中至少有一个亲本是晚熟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