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皿内测定方法对贵州省惠水县茶树叶斑病的病原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进行了病原生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菌可在SM、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菌株在ME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显著快于SM培养基、PDA培养基和OA培养基。病原菌适宜在OA培养基上产孢。碳素和氮素营养可影响菌株的生长及菌丝色素的形成。在PDA培养基上,菌株在33℃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最快,可适应酸性和碱性条件。但在弱碱条件下生长最为迅速。菌株可在PDB培养基中生长,接种菌碟后生长88 h进入稳定期。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余庆县茶叶斑病的发生及为害,从该区域茶树叶部病害样品中分离纯化多个菌株,并对其中多个形态相似的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子实体、产孢细胞、分生孢子的形态观察.测定了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微管蛋白(TUB2)和翻译延长因子1-α(TEF-1α)等核酸序列,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进行了多基因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控制贵州省独山县茶叶斑病的发生与危害,本文研究了该区域茶叶斑病的病原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该地区茶叶斑病组织中分离的代表性菌株GZDS2018BXT10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等形态与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一致。对ITS、RBP2TUB、rDNA-LSU核酸或基因进行测序,采用PAUP软件及最大简约法构建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GZDS2018BXT10菌株与高粱附球菌模式菌株CBS179.80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支,自举支持率为100%。致病性试验表明,在室内和自然条件下,GZDS2018BXT10菌株可通过损伤方式导致茶树叶部产生病斑,符合柯赫氏法则。因此,确认该区域叶斑病病原为高粱附球菌(E. sorghinum)。菌株可在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GZDS2018BXT10菌株在O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最快,为(0.76±0.01) cm/d,显著高于MEA和PDA培养基(P<0.05),在PDA上最适生长温度为22 ℃,最适pH为6.0。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可影响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灌木叶片比叶质量、N、P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约1 100 km样线上进行了灌木的采样和测定,并同更大空间尺度的全国草地和全球生态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1)内蒙地区灌木叶片比叶质量(LMA)与基于质量的净光合速率、N、P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基于面积的N、P含量正相关;叶片净光合速率、N、P含量三者之间显著正相关。2)叶片LMA、N、P含量之间为等速生长关系,且基于面积的性状间关系更加紧密;叶净光合速率与LMA、N、P含量三者呈异速生长关系,且基于质量的性状间关系更加紧密。3)灌木叶性状间的关系具有全球一致性,并且空间尺度越大,相关性越强,SMA回归斜率有规律的增加或减小。本文的结论支持存在一个全球统一的叶性状间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了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病例情况,以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3家动物医院收治的38例患有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从患病季节、患病动物的性别、品种、年龄、免疫情况等基本信息和临床症状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结果显示:冬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率最高,为42.11%;各品种中英国短毛猫发病率最高,为31.58%,其次是布偶猫和中华田园猫。38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例中,2月龄的猫发病率最高,为34.21%;从未注射疫苗和首次免疫的发病率较高,均超过30%。临床检查时患猫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热、呕吐及腹泻等症状。38例病例中出现发热症状的14例,占36.84%;无发热情况的病例24例,占63.16%。研究表明,冬季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多发季节,英国短毛猫、布偶猫和中华田园猫患病率较高,幼龄猫和未接种疫苗的猫感染率较高,临床症状比较多样。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茶褐枯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药剂筛选模型以及研究药剂的作用机理,本文对贵州省余庆县茶褐枯病病原菌(C.camelliae)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ZYQ-2016-01可在PDA、O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其在PDA上的生长速率显著快于MEA与OA,在MEA和OA上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菌株也可在PD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其快速生长期为24~144h。产孢试验表明,菌株适宜在PDA培养基上产孢。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28℃是菌株适宜生长温度,菌株能较好地适应弱酸性条件。菌株在25℃条件下对茶树叶片的致病力显著强于20℃和30℃。  相似文献   
7.
北京栓皮栎林胸径-树高相关生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幂函数H=aDb对北京市平谷区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16个栓皮栎人工林样地的胸径(D)和树高(H)相关生长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检验分形网络模型等4个理论模型对胸径--树高关系幂指数(b)的预测值是否合理。结果表明:在16个样地中,有12个样地的数据支持弹性相似模型、分形网络模型的理论预测值2/3,仅有2个样地的数据支持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散养鸡鸡蛋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感官指标、微生物数目以及氨基酸成分的变化,试验选取信阳市不同散养鸡场随机采集同一日龄、大小均匀、品质良好的鸡蛋200枚进行试验。将200枚鸡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枚,分别放置在4℃冰箱和25℃恒温箱两种条件下储存,每隔7 d取样,测定所取样品的蛋重、蛋黄指数、蛋清pH、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目,同时每隔14 d取样分析氨基酸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4℃和25℃条件下贮藏的鸡蛋其蛋重、蛋黄指数会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4℃条件下,28 d时蛋重较1 d时下降了8.09%,但差异不显著(P> 0.05),35 d时蛋黄指数较1 d时下降了14.89%,差异显著(P <0.05),25℃条件,28 d时蛋重最低和1 d相比降低了14.86%,差异显著(P <0.05);14 d时蛋黄指数较1 d降低了31.91%,在21 d时蛋清pH较1 d时增加了19.50%,差异显著(P <0.05)。鸡蛋内部微生物的数量也会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4℃条件下,35 d时蛋黄中沙门氏菌、蛋清中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目分别是28 d...  相似文献   
9.
旨在检测患病犬经三氮脒治疗后,吉氏巴贝斯虫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是否存在基因突变。调查了2010至2020年犬巴贝斯虫病的流行情况,收集了11份自然感染吉氏巴贝斯虫且接受三氮脒治疗的患犬血液样品,采用蛋白酶K消化,苯酚提取法提取血液中基因组DNA,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吉氏巴贝斯虫Cyt b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调查发现,自2010年以来,通过三氮脒治疗的吉氏巴贝斯虫病的疗程逐渐延长,复发率也逐渐增加。在11份血样中,吉氏巴贝斯虫的Cyt b基因彼此之间相似性高达99.65%~100%,与日本分离株也有较高的同源性(99.18%~99.54%)。在Cyt b基因nt363基因位点上没有发现基因突变。这些结果说明虽然吉氏巴贝斯虫对三氮脒逐渐产生耐药,但三氮脒对吉氏巴贝斯虫Cyt b基因并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复方抗球虫中药添加剂对肉鸡肠道健全指数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科宝(Cobb)雏鸡486 2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1个重复,每个重复22 100只。对照组在1~14日龄日粮中添加盐霉素60 mg/kg, 15~35日龄日粮中添加马度米星铵5 mg/kg;试验组在1~35日龄日粮中添加3%复方抗球虫中药。试验周期为38 d。分别在18日龄、26日龄、34日龄采样进行球虫病变和肠道健全指数评估。结果表明,试验组对三种主要球虫病(堆型球虫、巨型球虫与柔嫩球虫)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肉鸡肠道健全指数评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1~38日龄肉鸡的平均体增重显著提高,每只增加88.67 g(P<0.01),平均料重比改善0.07(P<0.01),欧洲效益指数(EEF)提高28.07(P<0.01)。由此可见,复方抗球虫中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鸡群肠道健全指数和生长性能肉,对鸡球虫病防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