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2.
从品种对社会的贡献、育种者和其所在单位应享受的权益等方面,论述了农作物品种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要通过立法、规范种子市场、国家扶持农业科学研究等多条途径,保护育种工作者及其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科研单位改革的进程与取得的成就 ,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  相似文献   
4.
旱种条件下水稻旱稻品种(组合)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引进的4个巴西旱稻品种和1个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在旱种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ngara和Iapar-9株叶形态较好,生育期适中,适于长沙地区栽培;各供试品种和组合的产量以Tangara最高,水稻杂交组合新香优80次之;根系活力以Tangara的最大;新香优80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旱稻品种高,Tangara又较其他旱稻品种高。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有关烟草优质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其应把握的原则。其中,关键技术包括了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成熟采收等4方面,应把握的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灵活性原则3方面。  相似文献   
6.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医学证明,灵芝确实有抗癌、止喘、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等奇特功效,灵芝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此,开展了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阔叶树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的配方作培养基,袋栽,每袋开洞4个,第一潮后采用墙式栽培,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良浸种法将外源DNA导入大豆的遗传育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改良浸种法”将玉米、西洋参DNA导入大豆.结果表明.该导入方法可降低导入当代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导入后代在牛育期、株高、单株结荚数、百粒质量、节数、种脐色、蛋白质和异黄酮含量等性状上产生广泛变异.且许多变异性状(如早熟性、株高)在早世代就能迅速稳定遗传、导入引起的变异频率在D2代为7.6%-18.9%.D3代为21.5%~26.4%。随世代的增加变异频率明显增加、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性状的变异特点同时.为了提高育种效率.提出了导入后代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种衣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掘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材料,对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4个省(市)211份大豆资源作缺失体种质的筛选以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氧合酶有4种电泳类型:Lox1,Lox2,Lox3a和Lox3b;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大豆资源中有丰富的脂肪氧合酶缺失类型,缺失频率为18.48%,其中单一缺失类型较丰富;Lox2,Lox2和Lox3分别受显性基因控制,缺失体则分别受隐性基因控制,控制Lox1和Lox2的基因是紧密连锁遗传的,连锁强度为7.77%,而控制Lox3的基因则是独立遗传的。因此,在无(或少)豆腥味新品种培育和利用上应选育脂肪氧合酶全缺失类型和缺失Lox1,Lox2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与己醛生成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添加亚油酸作为反应底物的条件下,以分别含有Lox1Lox3和Lox1Lox2的大豆为材料,研究Lox1Lox3和Lox1Lox2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己醛生成量.结果表明:各个Lox1Lox3材料之间在己醛生成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为6.88%;各个Lox1Lox2材料之间在己醛生成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变异系数为6.51%.但进一步作显著性测验都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遗传背景对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Lox1Lox3和Lox1Lox2在生成己醛量活性方面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