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作物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一、自然条件简况 健康农场位于北纬22°51′~22°56′、东经103°54′~103°58′之间。地貌为哀牢山东部滇东南喀斯特山原低山峡谷区。区内新桥河纵贯南北,将全场分成为河东、河西两部分。最低海拔182米,四周山地海拔600~700米,整个场区象口锅。一般年  相似文献   
2.
<正> 1983/84年冬春,特强寒潮又一次侵袭我省东部垦区,造成持续性低温,使红河、文山地区橡胶树再次遭受严重的寒害。 为了解灾情,总结经验教训,正确选择宜胶地,我们于1984年3月13日至4月17日前往金平、河口、坝洒、蚂蝗堡、南溪、健康等农场和河口县莲花滩公社胶场进行橡胶树寒害调查。调查中看到地形环境与胶树寒害关系尤为密切,故似此为调查重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咖啡是世界三六饮料之一,当今世界消费量约比可可大三倍,比茶叶大四倍,七十年代总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2.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将与日俱增。 六十年代初是我省咖啡发展盛期,种植面积曾达四万亩,年产干豆近百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直到一九七六年后才有所回升,一九八○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咖啡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何普锐,周仕峥,李维锐(云南省热区开发办)(云南省农垦总局)洪龙汉,龚光前(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前言为了加快发展云南咖啡产业,根据省政府领导和国家南亚办对开发云南咖啡的要求,受省热区办委托,由省热作学会和省热区办组织有...  相似文献   
5.
<正> 低抗高产无性系RRIM600在云南垦区种植成败酌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利用避寒适生环境。根据不同环境下该品系的寒害差异,选择其适生避寒环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为指导思想,以保土、保肥为关键,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云南热区山地建立经济林或混农林业为主体的山地型农业生产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领导,深入调查资源现状,统一规划,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农业生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制订稳定的经济政策和增加建设资金,总结经验,以典型示范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7.
8.
<正> 巴西三叶橡胶树原产热带雨林,北移到我省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植已获成功,现初具生产规模,生势旺盛且产量较高。但因垦区地处热带北缘,越冬期间光照和热量欠佳,一些年份偶遇北方强冷空气入侵,使部份地区或地段的胶树遭受严重寒害。由于植胶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山体结构多变,气象要素的再分配极为明显。特别是一九七三~七四和一九七五~七六年两次冷冬,不同小环境的胶树寒害差异显著,每  相似文献   
9.
云南热区位于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分布在红河、文山、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保山等地州,地理座标为东经97.5°~105°,北纬21°~25°之间。虽然热区土地大多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但地处热带北缘内陆高原,不是典型热带气候,强降温天气过程的“冷冬”会导致偶发性寒害。我省自20世纪50年代初大规模种植橡胶等热带作物以来,曾发生过多次偏冷冬年份。全省性的低温寒害出现在1955年至1976年间(东部热区80年代曾出现数次平流为主寒害)。1976年至1998年间,全省多属暖冬,热带作物均能安全越冬。1999年12月中旬末期至年底,我省受…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以土地利用为中心探讨热带作物农场合理规划的若干问题。 一、建立合理的、高效率的热带农业生态系统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要依据山地农业特点,因地制宜布局热带作物与林业生产,合理保护原有森林植被。目前不少坝缘阶地、丘陵和低山下部已构成郁郁葱葱的胶林;而胶林之上海拔较高的山坡则多为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