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铃虫药效试验数据调查方法探讨武穴市农业局(436400)游秋香进行农药药效试验需要调查一系列数据,然后_进行计算与比较,如防治蚜虫和棉铃虫时,可采取药前查虫量,药后1、3、5、7天调查残虫量,再算出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而红铃虫卵孵化成幼虫时,1小...  相似文献   
2.
佛手山药是湖北省武穴市最具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研究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现代栽培技术,是保持佛手山药营养价值和独特口感风味的必由之路。本试验通过增施不同用量的硫酸钾钙镁肥后,佛手山药可以增加单果重,提高亩产量,增产效果达10.93%~66.02%,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亩产值增加1 073.96~6 622.03元,产投比6.00~25.81,对较严重的酸化土壤(武穴市余川镇十里村试验点pH 5.52)也有较好效果。通过回归统计分析,武穴市梅川镇下赵村试验点硫酸钾钙镁肥最佳亩用量32.45 kg时,亩产量达1 836.65 kg;武穴市余川镇十里村试验点硫酸钾钙镁肥最佳亩用量35.99 kg时,亩产量达1 563.86 kg。  相似文献   
3.
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播种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鲁剑巍  王振  游秋香 《作物杂志》2016,32(6):120-65
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0个播种量(11.25~45.00kg/hm 2)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播种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明显影响油菜生物量及养分累积。当播种量在11.25~33.75kg/hm 2,油菜鲜、干重均随播种量增加而提高,播种量为33.75kg/hm 2时,油菜鲜重为24t/hm 2,干物质量为3.7t/hm 2;当播种量>33.75kg/hm 2时,各处理间油菜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油菜绿肥C、N、P、K养分累积量随播种量的变化趋势与生物量一致,当播种量为33.75kg/hm 2时,C、N、P、K养分累积量分别为1562.0、56.7、12.2、103.2kg/hm 2;方程模拟结果表明,C、N、P、K累积量达到最高值时所对应的播种量分别为40.6、40.5、36.7和36.1kg/hm 2。综合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油菜绿肥晚播时的适宜播种量为35~40kg/hm 2。  相似文献   
4.
施肥量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0%复合肥(15-7-8)不同施用量0、225、300、375、450、525、600、675 kg/hm~2对晚播油菜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施肥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晚播条件下,通过增加施肥量可以明显提高油菜绿肥的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呈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量在225~450 kg/hm~2范围内,油菜鲜、干重均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当施肥量450 kg/hm~2时,各处理间油菜干重没有显著差异。当施肥量在525~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磷、钾养分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施肥量在450~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氮、磷、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合油菜绿肥翻压还田时的生物量、养分归还量及肥料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油菜作为绿肥晚播的适宜施肥量为450~525 kg/hm~2。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棉花、油菜、柑橘等作物应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在湖北省局部地区,在习惯施肥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适量追施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提高产量5%-11%,肥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试验,设置了从2016年1月18日至3月9日共8个播种时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播种时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月18日至2月16日期间播种,油菜绿肥的鲜、干重没有显著差异,鲜重为18~20 t/hm~2,干重为2.6~3.3 t/hm~2,2月中旬后,随着播期的推迟,油菜生物量显著降低。地上部碳含量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氮、磷、钾含量以2月上、中旬播种的最高,表明生育期70~80 d的油菜绿肥养分含量较高。在1月18日至2月9日,油菜地上部碳、磷积累量分别达到1 295~1 472、7.35~8.10 kg/hm~2,2月中旬后随播期推迟逐渐降低;氮、钾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月16日、2月9日积累量达到最大,分别为氮74.55 kg/hm~2和钾72.75 kg/hm~2。播期显著影响油菜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试验条件下为保证油菜鲜草产量,在不影响前茬作物的前提下应适当早播;但从绿肥翻压养分积累来说,播期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在2月上中旬播种较好。  相似文献   
7.
水稻-再生稻体系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水稻-再生稻体系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以深两优5814为材料,在养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于水稻关键生育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孕穗期、齐穗期、灌浆期、完熟期)进行取样,测定各器官的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养分积累量,研究头季稻和再生稻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动态及分配、转运规律。【结果】 头季稻总干物质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趋势,茎、叶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分别在分蘖-齐穗期和孕穗前,增长量分别占其最大积累量的81.1%和43.8%,且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在灌浆-完熟期之间没有明显降低;从齐穗期至灌浆中期是穗的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在此期间增加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量的58.8%。再生稻的总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在灌浆期和齐穗期达到最大;头季稻桩的干物质积累量从头季收割后呈下降趋势。养分吸收结果显示,头季稻氮的总积累量以及茎、穗两个器官的氮素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与其干物质积累量相似,磷和钾的总积累量在灌浆后期降低;茎和叶的各养分积累量分别在齐穗期和灌浆期达到最大。头季收获后,头季稻桩的氮、磷和钾养分积累量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茎和叶的养分积累量先增加后减少,穗的养分积累量则表现为不断增加。从齐穗期到完熟期,各器官的氮转运量表现为叶>茎>头季稻桩,磷转运量表现为茎>头季稻桩>叶,钾转运量表现为头季稻桩>叶>茎。【结论】 头季稻孕穗期至灌浆中期是其干物质和养分的快速积累期,从头季收获至再生季齐穗期间是再生稻干物质及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头季稻桩中的养分会在头季收获后转移至再生器官中。满足头季稻抽穗灌浆期间的养分需求,及时补充再生芽萌发生长期间的养分供应是水稻-再生稻体系高产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连续两季施用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湖北省水稻产区酸性水稻土基本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的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土壤的pH均有提高,提高值最高达0.29;土壤硅铝率提高0.23;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有一定影响,增加幅度最高达1.90 cmol(+)/kg;对水稻结实率提高幅度达5.56%,千粒重增加0.73 g;对土壤容重及耕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影响不大。表明在酸性较重土壤中施用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可以改善土壤酸性、硅铝率和提高阳离子交换量,对土壤结构和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改善土壤酸化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的威胁,探讨不同土壤改良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选择武穴市2个镇通过田间试验比较4种不同土壤改良剂在酸化稻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不仅能不同程度提高酸化稻田的土壤pH,还能显著提高酸化稻田的水稻产量与产值。与基础土壤相比,四望镇和大金镇施用生石灰、有机肥、钙镁磷肥、土壤调理剂的土壤pH分别提高0.31、0.14、0.20、0.32和0.24、0.13、0.22、0.30。通过两镇的水稻产量与产值分析比较,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生石灰处理的产量较高,且均是生石灰处理获得了最大利润和最高产投比,四望镇和大金镇的水稻亩纯利润、产投比分别为50元、1.83和70元、2.17。建议本地区酸化稻田适宜土壤改良剂为生石灰。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改善土壤酸化对武穴佛手山药安全生产的不良影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武穴市山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特比较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在山药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不仅能显著提高酸化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还能提高山药产量与产值,其中钙镁磷肥处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好,且山药效益最高,因此,建议本地山药种植区域的适宜土壤改良剂为钙镁磷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