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我国水稻上为害较严重的害虫。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水稻品种的更替,杂交稻和迟熟品种的推广,施肥水平提高及气候因素,两种飞虱的种群水平不断提高,大发生频率明显增加,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助。研究证实,白背飞虱、褐飞虱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并已明确我国的初始虫源主要来自国外地区。但在各稻区两种稻飞虱在早、(中)晚稻上主害代的虫源性质有所不  相似文献   
2.
杂交早稻不同生育期对叶面损伤的反应:稻纵卷时螟危害的田间模拟试验陈忠孝,冯明光,胡国文,潘群威(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关键词:稻纵卷叶螟;食叶性害虫;防治指标;杂交稻ResponseofEarly-seasonHybridRicetoFo...  相似文献   
3.
在杭州对8T62、87品6、中育88-9 3个中籼品种及汕优63、Ⅱ优46两个杂交组合作了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3病4虫的抗性鉴定,并进行了农艺性状观察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8T62、Ⅱ优46、中育88—9综合抗性较好,而Ⅱ优46较感白背飞虱,汕优63高感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4.
杀虫双水剂对稻田食虫瘤胸蛛和拟水狼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室内和稻田研究了18%杀虫双水剂对稻田蜘蛛优势种食虫瘤胸蛛和拟水狼蛛的毒杀作用。时间-死亡率曲线表明,食虫瘤胸蛛死亡高峰出现在药后3-6天间,拟水狼蛛死亡率曲线相对平缓,两类蜘蛛主要死亡时期均在药后10天内;测定用药后10天的致死中浓度,食虫瘤胞蛛为366.10mg/kg(1993年)和538.56mg/kg(1994年)拟水狼蛛为340.74mg/kg(1993年)。田间试验也以应药后7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