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1.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120个陆地棉品系产量构成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段研究表明,(1)构成皮棉产量的三因素间存在动态平衡,不同组合模式,其产量表现不同。(2)单株铃数、衣分、铃重都存在最佳选择范围,在此范围内容易形成高产皮棉的优化组合。(3)三因素中某一因素的过高选择,会降低另外两个因素的选择动态,不易形成最佳产量组合。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丰产品系与转Bt基因棉双列杂交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陆地棉丰产品系和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对28个组合杂种F1进行田间观察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含有Bt基因杂交组合F1对棉小造桥虫为害的抗性为0级,表明这一外源基因属显性质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分析表明,在棉花5个主要农艺性状中,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将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分析表明,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乃基因显性效应。采用的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在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出现负值,这表明其农艺性状与常规丰产品系存在一定差距。特殊配合力分析出现5个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西省抗病区试资料分析,晋棉12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性和稳定性优良的棉花新品种,1993年通过省级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丰产品系与转Bt基因抗虫棉双列杂交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4个陆地棉丰产品系和 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为试材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 ,对 2 8个组合的F1进行田间观察和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含有Bt基因的杂交组合其F1对棉小造桥虫为害的抗性为 0级 ,表明这一外源基因属显性质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 ,棉花主要 5个农艺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 ,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乃基因显性效应。 4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的 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为负值 ,表明其农艺性状与常规丰产品系存在一定差距。特殊配合力分析出现 5个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5.
4个抗虫棉品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本所近几年新选育的常规棉丰产品系和抗虫棉品系 ,进行双列杂交 ,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抗虫棉和常规棉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 ,旨在了解抗虫棉和常规棉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为改进抗虫棉的选育方法、手段等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试验田进行。选用常规棉 4个丰产品系 41 65 ( 1 )、42 34( 2 )、42 76( 5 )、80 9 3( 7)和 4个抗虫棉品系运 1 48( 3)、中R93 3( 4 )、中R 68( 6)、冀 94 1 ( 8)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 4,1 997年人工去雄配置杂交组合 2 8个 ,1 998年进行F1 随机区组试验 ,单行区…  相似文献   
6.
晋棉12号高产优质抗病性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棉12号经1991~1992年省抗病区试多点鉴定,平均霜前皮棉亩产73.69kg,比对照中棉12号增产22.4%;经1992~1993年2年生产示范多点试验,平均霜前皮棉亩产59.98kg,比对照增产15.5%,是一个高产优质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经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参数良好,变异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品种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在棉花种质资源筛选和评价中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以明确资源筛选中的侧重点和资源与育种目标的距离 ,从而为棉花品种资源研究提供更加数量化并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1 品种来源晋棉12(原名运9422)系山西省棉花研究所用丰产优质结铃性强的邯郸14作母本,抗枯黄萎病丰产优质农艺性状优良的中6331系作父本杂交,在枯黄萎病圃经连年定向选育,南繁加代而成。1993年4月2日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9次会议审定,命名为晋棉12。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陆地棉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35~140天。出苗好,苗期抗逆性较强,植株清秀,株高80cm左右,呈塔形,叶片掌状,叶缺刻较浅,叶色深绿,第一果枝着生节位第7、8节。果枝分布  相似文献   
9.
从晋棉11号特性探讨育种目标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选育晋棉11号的成功实践,认为在新品种培育中,要以抗病优质为前提,早熟丰产为目标。丰产性选育时,要在保持现有品种的铃重和结铃性的基础上,注重衣分的选择,早熟性要注重选择铃期短,成铃速度快、内围铃多、早而不衰的品系,使丰产优质抗病三者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有利于新品种育成。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产量育种动态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120个陆地棉品系产量构成三因素进行分段研究表明,构成皮棉产量的三因素间存在动态平衡,不同组合模式,其产量表现不同。单株铃数、衣分、铃重都存在最佳选择范围,在此范围内容易形成高产皮棉的优化组合。三因素中某一因素的过高选择,会降低另外两个因素的选择动态,不易形成最佳产量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