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茶叶脱水机于1984年正式立题研究,1987年5月通过技术鉴定。专家鉴定认为:“本项研究解决了茶叶雨青脱水的难题,节约能源,可提高雨青的茶叶品质,经济效益明显,填补了国内茶叶脱水机械的空白”。为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不同萎凋程度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传统的做青工艺十分注重鲜叶似萎凋,不同的萎凋程度对做青品质有明显的影响.经试验得出的适宜萎凋程度,可使不同情况的鲜叶,通过控制萎凋程度以利于在人工气候环境中实现规程化做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茶季,萎凋程度有一定差别.毛蟹萎凋程度春茶以75-75.5%,夏茶以73-73.5%、暑茶以74.5-75%、秋茶以72-72.5%为宜;黄旦萎凋程度春茶以73.5-74%、夏秋茶以75-75.5%、暑茶以74.5-75%为宜;梅占萎凋程度春茶以75-75.5%,夏暑茶以76-76.5%为宜.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于1984年由省科委下达研究任务;1987年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做青工艺研究报告见《茶叶科学简报》1989年第三期).1989年在安溪芦田茶场莲峰分场继续开展了中间试验研究,并于8月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现将中试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6CT-65型茶叶脱水机是根据离心原理设计而成的.本文介绍了该机主要结构、技术参数以及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操作使用方便,脱水率高,速度快,解决了雨青鲜叶表面脱水的难题,节约能源效果显著,并可提高成茶品货,填补了国内茶叶雨青脱水机械的空白.该机于1987年4月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做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乌龙茶做青过程主要因子做青环境温湿度,萎凋程度、机械化、连续化做青工艺技术以及做青水分变化,做青叶含水率与品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乌龙茶做青品质与做青环境温湿度密切相关.毛蟹品种(厚叶型)春、夏茶最佳做青温湿度为A_2℃一A_s℃与B_2%一B_3%组合为宜;暑茶以A_4℃与B_2%-B_3%组合为宜.黄恢品种(薄叶型)全年以A_3℃-A_4℃与B_4%-B_5%组合为宜.萎凋程度各季有所不同,但掌握在74-75.5%均较适宜;做青叶的水分变化首先要掌握好适度萎凋,四摇至堆青阶段是失水关键.最佳品质的做青叶含水率在70.5%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提出的工艺技术路线,提出了机械化乌龙茶做青车间的布局、机械选型及空调做青间有关的设计计算.特别强调指出乌龙茶做青间空调的特点是质交换比重较大,在设计时应予重视,对空调设备的选型安装也应注意其使用时茶毛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省乌龙茶初制工艺过程中,包揉工序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生产高峰期与农业争劳力,且耗费大量包揉用棉布。为了解决机械包揉问题,长期以来,各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次提供鉴定的样机是由晋江地区  相似文献   
8.
我省首届茶机学术讨论会由省农机学会、省农科院茶科所和宁德地区农机学会联合主持于5月5日至5月9日在福安县召开。参加讨论会的有科研、教学、制造、使用、管理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4名。省茶叶学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茶机科研情报中心,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茧加工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由省科委下达省农科院和福建农学院合作承担的‘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重点攻关课题的工艺实验车间,已于春茶开始前安  相似文献   
10.
省茶机研究会于四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安溪县集中进行了乌龙茶初制机械性能试验。参加会议的有省地县茶叶和茶叶机械的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教学等及有关单位32个共70多名代表。商业部、四川省茶科所及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代表也应邀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