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内转录间陋区1(ITS1)序列常被用于基因分型、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比较猪蛔虫(Ascaris suum)个体ITS1序列差异。对采自江西的猪蛔虫样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rDNA的ITS1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分子克隆、测序,使用MEGA5.0对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一个猪蛔虫个体的ITS1序列拷贝并不完全一致,总是会有个别的碱基差异,在polyA和polyT之间尤为明显,同一个猪蛔虫样本中含有多种基因型或单倍型,而且在试验中还发现了新的单倍型(HC1-HC5)。因此,将ITS1序列作为区分猪蛔虫基因型的依据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夏玉米百玉2号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果穗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密度调控,寻求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百玉2号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8809.49kg/hm^2,比最低密度增产1719.94kg/hm^2,增产率达到24.26%,在较合理的密度范围6.0万~9.0万株/hm^2内,随着密度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在此密度范围内,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条件综合考虑,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重庆维普》(VIP)为文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国内图书馆联盟研究领域论文的时间分布、著者分布、期刊分布以及主题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讨论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夏玉米百玉2号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及果穗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密度调控,寻求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高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百玉2号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8809.49kg/hm2,比最低密度增产1719.94kg/hm2,增产率达到24.26%,在较合理的密度范围6.0万~9.0万株/hm2内,随着密度增加,产量不断提高,在此密度范围内,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条件综合考虑,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5.
一、玉米基本特性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温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均温260C~27℃。灌浆和成熟需温度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籽粒灌浆不良。玉米为短日照作物,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玉米新品种百玉2号的最佳密度,研究了不同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了5个密度处理,在中等肥力条件下对不同密度的百玉2号群体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百玉2号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等影响显著,在9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