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是六十年代以来,在山东省逐渐蔓延起来的主要病害,面积已达20万亩以上。一般发病率5~10%,重者达50%以上。该病每年6月初始见,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发病盛期,累计病株数符合y=de~(-(b/x))曲线。本病的发生与土壤含砂率有密切关系。含砂量越高,发病越重(r=0.8956~*)。在相同土壤中,土壤田间持水量与发病呈负相关(r=-0.905~*)。试验示范证实,采用以抗病良种为主的综合防病措施,是防治本病经济有效的方法,推广面积在3万亩以上。氯化苦处理土壤也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花生茎腐病,是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调查证明花生种由于收刨、晾晒不及时或贮藏保管不当,造成霉捂,是诱发花生茎腐病发病的主导因素,因此,群众有“种子捂了死到老”的说法。霉捂的花生种为什么能加重茎腐病的发生,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花生种霉捂后诱发花生茎腐病的机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霉捂花生种带菌量的测定1、材料:供试品种,两年均用伏花生.1977年,试验用霉捂花生系临沭县夏庄公社农技站提供,对照种(不霉捂,下  相似文献   
3.
花生青枯病病原细菌鉴定工作,国内湖北、广东和福建等省,曾对当地的花生青枯病病原细菌作过鉴定,我国北方的花生青枯病病原细菌鉴定工作,未见报道.为明确我区花生青枯病病原细菌及其生理生化特性,我们于1977和1978年,进行了初步鉴定工作。材料及方法鉴定所用的花生青枯病病原细菌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花生茎腐病是我国北方花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1973年以来,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以“抓好种子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几年实践结果,病情大大压低,保证了生产的发展。兹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花生炭腐病     
这种真菌能使花生产生枯萎、根腐、茎腐(干腐、炭腐、灰茎腐),也可使花生叶片产生叶斑,还能使荚壳与种仁产生腐烂(黑荚),当病菌生长在种仁的子叶上时还能产生隐藏的腐烂。炭腐菌(M.phaseoli)已在世界各地多种寄主和土壤中发现,能为害蚕豆、向日葵、甘薯、甜瓜、番茄、玉米、高粱及许多杂草。现在研究范围已类似甘薯黑斑病。病菌对花生成株影响很小,有些地区荚果在土壤里开始成熟时受害较重。Bouriquet与Jaubert报导在Senegal地区花生种子因受该病为害减产34%。现已报导的有冈比亚、阿根廷、委内瑞拉、印度、以色列和美国花生上发现炭腐病。  相似文献   
6.
有色二孢属菌颈腐病(有色二孢属菌病,颈腐),在美国南部花生产区间隔性的严重发生。据报导南非、澳大利亚、委内瑞拉、以色列都有此病发生。这种致病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腐生或寄生在多种作物上。D·gossypina能使花生种子产生病害(种仁内部病变),亦可侵染柑桔、甘薯、桃、紫苜蓿、茶。 Garren与Wilson在未鉴定病原前定的普通名称叫“颈腐”(Collar rot)。他们认为是一种真菌所致的病害。他们认为冠腐病不是美国花生的主要病害,颈腐病在前几年已有发生。1965年美国花生因颈腐病和冠腐病减产1%。报导说,严重的地方减产25—50%  相似文献   
7.
花生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是花生上的一种重要土壤侵染病害,马启超(1957年)、李铁肩(1958年)、范怀忠等(1960年)先后报导该病在粗砂土中发病重,同时又指出:可能是因砂质土土温变化大,容易伤根,利于细菌侵入,故易发病。可见,该病的发生与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自1974年开展花生青枯病的研究以来,在疫区的长期考察中,也发现土质不同,青枯病的发生轻重有别;  相似文献   
8.
已经报导有五种镰刀菌为害花生,即Fusariumoxysporum Schlecht.emend Snyd.&Hans,F.solani(Mart)App.&Wr.emend.Snyd.&Hans,Froseum(Lk.ex Fr)emend Snyd.&Hans,F.tricinctum(Cda)Sacc.emend Snyd.&Hans,F.moniliforme Sheld.emend Snxd.&Hans。关于确定镰刀菌是花生病害初侵染病原的文献很少。使花生根部和茎部发生病害的报导有Miller和Harvey(F。solani f.sp.phaseoli(Burk)Snyd&Hans),Rothwell(F.oxysporum)和Frezzi  相似文献   
9.
白叶枯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1958年以来,临沂地区稻田面积逐年发展,随着调运稻种,病害传播的范围也逐年扩大。往年缺乏资料,1964年我们在郯城、日照两县作了初步调查。一、发病症状:开始发病时,叶尖以下的边缘先形成绿色水清状长形病斑,后沿叶脉迅速向叶基部发展,颜色由黄绿变棕色以致灰白色。清晨经光线照射,可见淡黄色粘液状颗粒,此即病原细菌。二、发病特点:前期缓慢,后期迅速,从下而上,由点到面。如6月21日观察田边五号水稻仅地角、地边点片发病,一个多月内发展十分缓慢,至7月底到8月初开始迅速发展。农林  相似文献   
10.
花生青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国外报导花生青枯病最早于1905年发现于东印度,相继在东南亚各国、南非、苏丹、乌干达、美国等也作了报导。我国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近年来在山东、江苏以及辽宁、河北等省也有发生。 近年来,该病已在我省的4个地区10余个县、市相继发生,以临沂地区较为严重。全省发病面积20余万亩。发病株率一般在10—2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威胁病区花生生产的发展。1974—1981年我们深入病区对该病开展了研究,基本上摸清了该病的致病原因,在我省的消长规律,试验推广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主要研究结果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