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定县的棉花,一是产量不高,二是产量不稳。从1970年到1981年,只有6年过百斤,12年的平均产量也不过只有89.5斤。最高的1980年亩产137斤,最低的1978年仅35斤。1981年12万亩棉田亩产125斤。棉花产量不稳的现状,教育了我们,得出棉花生产必须按照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办事,掌握科学植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严重的教训 巨大的损失 1954—1959年,正定县产麦地区,由于大力发动群众,进行选种、汰除病瘿,使小麦线虫病病情得到控制,推广良种“石特十四”以后,基本达到消灭。 但是,1960年以后,由于放松了警惕,忽视了防治工作,特别是种子调拨频繁未加检验,使线虫病又回升、蔓延。1961年有5个大队发生,1962年增加到99个大队,1963年达113个大队,占全县总队数的62.5%。 从发生面积来看,1963年最大;严重程度以1962年最高,全县平均减产20%左右。因线虫病而引起的密穗病,使损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一、我县棉花大麦间作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我县搞粮棉间作是从1964年开始,其中棉花大麦间作从1970年开始,已有12年的历史。这期间,形式几经变化,面积有增有减,思想认识上也有反复。大体来说经历了三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